“ETC+金融科技”:助力澳门与湾区互联互通的“广发方案”

2019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的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最显著的成就莫过于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来自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数据显示,199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472.87亿澳门元,2018年,这一数值已达4403.16亿澳门元,增长逾8倍。
澳门与内地联系的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水平的提高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发布,促使粤港澳深度融合迈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使澳门迎来新的历史性机遇。
金融无疑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力量,作为大湾区“本土银行”,广发银行深耕澳门市场26年有余,并早在2016年便已开始关注澳门智慧交通问题,针对澳门本地市场落地具体场景服务。历经多年,打造出不少大湾区互联互通特色金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大力推行etc应用的背景下,广发银行进一步推进“金融”与“交通”融合发展。近日,该行与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电服”)合作创新推出“etc+金融科技”澳门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在2019年中国(小谷围)“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可以说,该方案成为金融资本和智慧交通产业融合的示范。
“etc+”在港澳推广意义巨大
“未来,港澳车辆进入内地将是常态,etc在港澳推广前景巨大。然而,这个互联互通的过程并不容易。”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书记朱永灵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来看,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逐步落实,但体制机制方面的“软联通”还有一定差距。
实际上,国家以及监管层对于粤港澳互联互通的推动力度不可谓不大。《纲要》提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11月,央行、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金融服务支持收费公路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主动与交通运输部门etc大型服务机构对接,实现人工收费车道移动支付全覆盖。
然而,在澳门推广etc的困难现实存在。“事实上,早在2008年,我们就开始与澳门当地相关机构接触和协商,但合作迟迟不能落地。主要原因是境内外环境、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等情况差异很大,另外我们在澳门没有设立机构,必须依靠澳门合作伙伴的大力配合。”联合电服总经理李斌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直到2016年“遇到”广发银行,这一局面开始发生扭转。
据李斌介绍,联合电服授权广发银行澳门分行在澳门发展etc用户后,澳门车主在澳门当地即可一站式办理etc业务,实现了用澳门当地货币结算、享受“先消费,后结算”畅行全国高速公路的优质出行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中旬,已有近1万澳门粤澳两地牌车主办理了etc,占粤澳两地牌总量的46%。2019年前9个月,跨币种兑换支付约4.3万笔,成功率100%,未收到投诉;通行金额是去年同期的3.2倍。“虽然澳门单牌车暂时进入不了内地,但预计广东省公安厅会有新的针对澳门单牌车的入境政策出台,我们也希望etc技术能为澳门单牌车便利进入内地发挥作用。”李斌透露。
改善澳门车场支付结算现状
广发银行能够成为协助联合电服在澳门推广etc的金融机构,并非偶然。据记者了解,在澳门回归祖国之前,广发银行便已扎根澳门,自该行澳门分行于1993年成立至今,已深耕澳门当地超过26年,且早在2016年便已开始布局澳门智慧交通。
“很显然,澳门对于交通效率的提升需求非常迫切。”据广发银行澳门分行副行长黄强介绍,澳门人口密度全球第一,城市道路拥堵,目前粤澳两地牌车2万辆以上,单澳门牌车10万辆以上。澳门居民以公交和私家车等传统出行方式为主,网约车、共享出行等方式发展缓慢,智慧交通布局较晚,etc等交通模式覆盖率较低。
据了解,澳门《2019年财政年度实施报告》提出,“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应用。”“全面构建智慧交通系统,持续积极改善本澳的交通环境,构建一个安全、畅通、环保和方便出行的绿色交通城市。”
“我们不但要在国内发展好etc,还要让etc应用延伸到澳门特区,把国内交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复制到澳门,让澳门同胞也感受到祖国快速发展的实惠和便利。”黄强表示,依托金融科技,广发银行致力于助推金融资本与澳门智慧交通产业融合发展,直面客户痛点,弥补大湾区互联互通短板。
一项针对澳门某大型公共停车场支付方式的统计发现,95%的车主仍旧用现金结算停车费用,仅有5%的车主用其他方式结算。澳门停车场支付结算效率低下,是个普遍的现象。
“除了在澳门发行etc以外,我们还在思考如何把更多的etc增值应用场景在澳门推广,比如停车场、加油站。”黄强表示,etc停车模式目前已得到澳门交通事务局认可,正推动作为政府公共停车场强制标准。这意味着,国家标准etc技术将在港澳地区首次落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澳门关闸口岸、污水处理厂、太子花城、至尊花城等大车流停车场已完成etc停车场建设,即将面向澳门用户开放服务,此外,粤澳青茂新口岸大楼、港珠澳大桥澳门边检大楼、中葡商贸综合楼等超大型停车场,明年将陆续开通etc停车服务。
跨境金融服务更进一步
“广发的‘etc+金融科技’方案之所以能斩获一等奖,一方面在于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将etc国家标准向澳门输出,为实现粤澳互联互通贡献了智力和能力。”朱永灵表示。
事实上,广发银行澳门分行在助力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深耕多年,且具备银保协同和金融科技领先优势。据介绍,广发银行作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广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近1/3网点布局在粤港澳地区,兼具总部优势、股东优势、创新优势。同时,成为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以来,广发银行与保险、投资板块深度协同,极大地增强了银保协同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能力。
据了解,工程融资业务是广发银行澳门分行深耕澳门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业务,该行于2001年开展工程融资业务,是澳门最早开展政府工程融资的银行,并逐步扩展至商业工程领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目前,广发银行在澳门的工程融资业务规模累计达1500亿元,市场占有率为30%,且未发生一笔不良贷款。客户涵盖80%以上央企国企以及本地总承建商,成为中建、中国港湾、南光集团、南粤集团的主合作行。
值得一提的是,广发银行独家为多项澳门标志性政府工程和个人工程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如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工程、东亚运动会主会馆、澳门石排湾公共房屋群、美高梅酒店(路氹),其中,为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项目提供工程保函52.5亿澳门元,首创澳门市场无追索工程保理融资12亿澳门元。
此外,广发银行澳门分行的金融科技实力在澳门同业中位居前列,首家发布移动扫码支付、首家推出手机版企业网银。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广发银行与中国人寿(海外)于今年9月正式推出澳门地区首张公司借记卡——“澳企跨境捷算通联名卡”。据了解,该联名卡是中国人寿和广发银行为澳门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公司借记卡,专注于解决澳门中小企业商务支付需求,特别是湾区跨境采购支付需求,将强力促进湾区跨境支付的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