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中的矿物干燥剂可能会爆炸 别让孩子随便拿来玩,近日,有媒体报道,有儿童将厦门矿物干燥剂倒入吹泡泡的水中并摇晃,结果被喷溅出的液体灼伤眼睛,零食中的干燥剂成了“儿童”。市面上矿物干燥剂有不同类型,哪种会与水、酸发生化学反应?本期“实验”通过一组实验,测试一下市面上的干燥剂潜在的危险。
褐色小颗粒——矿物干燥剂
会慢慢吸水 放热不剧烈 性质稳定
记者在某品牌的雪饼中发现一包写着“天然矿物成分”的干燥剂,标明“不可食用”、“不可受潮”、“不可开袋”、“幼儿勿取”等注意事项。打开后,里面为褐色圆形小颗粒。
在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实验室,两名实验人员将这种干燥剂分别倒入10毫升的蒸馏水和醋酸中,都没有产生明显变化,小颗粒只是稍稍有些被泡开,升温不明显。
温大化材学院一名相关教授介绍,这种干燥剂中可能含有硅藻土、蒙脱土等成分,属于多孔性矿物硅酸盐,表面积比较大,对水有吸附功能,起到干燥作用。这类干燥剂来自矿物,价格便宜,本身化学性质较稳定,放入水中会慢慢吸水,放热也没那么剧烈。
市面上常见的含硅干燥剂还有高度纯化的硅胶干燥剂,市民在衣服、箱包中常见到的透明小圆珠干燥剂就属于这种,它从矿物中提取,化学性质稳定。
干燥剂种类有点多
记者查询了解到,目前干燥剂的种类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矿物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
其中,硅胶干燥剂绿色、环保,吸潮效果没有生石灰干燥剂强,一般药品中使用细孔硅胶较多,比较安全,现在一些食品中也放置这类干燥剂,遇水之后不会产生很大反应,而且硅胶干燥剂还可以重复使用。至于生石灰干燥剂,与其他三种干燥剂相比成本低一点,但吸潮效果强,因为生石灰干燥剂来源方便、价格低廉,还是受到部分食品厂家的青睐。矿物干燥剂的使用率也很高,部分包包、衣服包装中会放置。而上述干燥剂中,大家日常接触较多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
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在遇水后会产生急剧的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甚至发生爆炸。而硅胶干燥剂和矿物干燥剂,遇水之后只会发生物理反应。比如实验中的蒙脱石干燥剂产生了物理反应只是水变浑浊,无其他反应,也不会发生爆炸。
黑色粉末——铁粉脱氧剂
量多+酸+密闭+点燃 有爆炸的危险 千万别放微波炉加热
面包、花生米及瓜子等零食包装袋中常见的往往不是干燥剂,而是脱氧剂,外表是黑色粉末,主要成分为还原铁粉。包装上标有“不可食用,不可微波”。
实验人员将这种脱氧剂分别倒入蒸馏水和醋酸中,水中无明显变化,水温升高1℃。醋酸中产生微小的气泡,温度上升3℃。
实验人员介绍,把铁粉作为脱氧剂,主要是利用铁粉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铁粉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氢气是可燃性气体。相对来说,一小包脱氧剂中铁粉量少,且在生活中已经与氧气发生过反应,遇酸产生的氢气量也较少。若大量铁粉与酸反应,会产生大量氢气,若在密闭空间被点燃,也有爆炸的危险。
值得提醒的是,铁粉脱氧剂千万不能放入微波炉加热,因为它表面被氧化后产生的氧化铁吸收微波能力非常强,能瞬间升温至上千摄氏度。
温大化材学院一名教授介绍,市面上的脱氧剂还有一类,是强还原性有机物,成本相对稍高。
灰白色颗粒——石灰干燥剂
遇水产生较强腐蚀性
食品袋中的石灰干燥剂也很常见。实验人员将一包石灰干燥剂倒入30毫升的蒸馏水中,温度上升3℃,倒入醋酸中,温度上升8℃。
实验人员介绍,石灰干燥剂与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这是一种强碱,有较强腐蚀性,会灼伤皮肤,若进入眼睛,后果不堪设想。石灰干燥剂遇醋酸反应生成的是醋酸钙,化学性质相对较稳定,反应过程释放的热量会大一些,但不会人。
遇浓度较高的醋酸 温度急升有危险
然而,当实验人员将石灰干燥剂倒入实验室浓度为6mol/l的醋酸中,反应非常剧烈,醋酸冒泡。2分钟不到,杯中的温度达80℃,上升68℃。石灰干燥剂像被“发糕”一样发白发胀,随后慢慢结块。
实验人员介绍,6mol/l的醋酸浓度相当于家庭食用醋浓度的3~4倍。虽然这种浓度的醋酸在生活中较少见,但也要为家长提个醒,不要让孩子将石灰干燥剂与浓度较高的醋酸混合,防止,硫酸、盐酸、硝酸等强酸更要远离。
遇温开水、食用醋 塑料瓶发烫变形
石灰干燥剂倒入密闭塑料瓶内会如何?记者邀请温州市公安消防支队鹿城区大队江滨路中队消防人员穿上防护服演示。石灰干燥剂在吹泡泡的水中、食用醋中均未发生爆炸,但都会发热发烫。石灰干燥剂倒入50℃的温开水中,盖紧塑料瓶的盖子摇晃后静置一段时间,塑料瓶底部凹凸变形,瓶内温度明显上升。
记者在便利店、超市发现,石灰干燥剂在海苔类食品包装中相当常见。外包装上写明“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幼儿勿玩”等注意事项,家长一定要提醒儿童注意。
实验室制取的生石灰
遇水 反应剧烈 +醋酸 反应剧烈
石灰干燥剂中起干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与干燥剂中含杂质的情况不同,不含杂质的生石灰遇水、遇醋酸会发生什么?实验人员将一小勺实验室制取的生石灰粉末倒入10毫升蒸馏水中,水中瞬间发出“嗞嗞”声,反应剧烈,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水温上升10℃。生石灰粉末放入醋酸中,也是瞬间发出“嗞嗞”声,反应剧烈,同时释放出大量热量,温度上升14℃。
相关链接
石灰干燥剂 +热水+密闭 可直接炸穿玻璃杯
有媒体做过实验,把不锈钢保温杯固定在地面上,放入100克干燥剂,再加入70℃左右的热水,拧紧保温杯杯盖。不到半分钟,白色液体开始从杯盖处溢出,随即一声巨响,随着一阵烟雾,杯盖炸飞有10米多高,液体喷溅出来,杯身已经变形,原来圆形的杯口变成了椭圆形。
实验测试了塑料杯、玻璃杯等,结果,30秒时间内无一幸免,其中玻璃杯底被直接炸穿。
灰干燥剂 不慎入眼怎么办?
石灰干燥剂中的生石灰如果溅在皮肤上,应用干布擦去,尽量擦干净,再用大量的冷水冲洗。
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外伤科医生介绍,生石灰进入眼睛非常危险,会持续释放碱性物质,严重的还会导致眼球穿孔。如生石灰不慎入眼,应先用软布、毛巾擦拭去除固体生石灰,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20~30分钟,再送医院救治。没有大量水源时也可以先用食用油清洗眼睛,以防残余固体生石灰遇水后产生大量热量,再次灼伤眼部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