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科学理解辟谷


开始辟谷后,人断食,胰岛素减少、胰高 血 糖素增加等激 素调节下的代谢特点主要有:
(一)肉分解加强,释放出的大部分氨基酸转变为丙氨酸及谷氨酰胺。
(二)糖异生作用加强。丙氨酸在肝脏中受胰升糖素的调节,显 著加速糖异生作用。肌肉形成的谷氨酰胺被肠粘膜摄取,转变成丙氨酸,经门静脉入肝,是糖异生的又一来源。可见辟谷过程糖异生主要在肝内进行(约占异生糖的8096,其余20%在肾皮质进行)。
(三)脂肪分解加速,血浆中甘油与脂肪酸含量上升,结果仍是糖异生加强。因为甘油可直接生成糖,而脂肪酸既可提供糖异生的能量,又可生成乙酰辅酶a而促进氨基酸、丙酮酸、乳酸等的糖异生作用。由脂肪分解的脂肪酸,约有1/4在肝中转变为酮体,因而辟谷时血浆酮体可增高几百倍。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肾皮质和骨骼肌的能源,一部分酮体也可被大脑利用。
(四)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原因是组织氧化和利用脂肪酸及酮体加强,生理意义在于保存来源己受限制的葡葡糖,而转向动用脂库脂肪,冈为人体储备的脂肪按等热价计,远比储备的糖原为多。
由此可见,辟谷时糖异生加强,利用葡萄糖减少,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这对维护大脑、中 枢 神 经的功能极为有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心肌利用营养物质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在辟谷中心肌及时转向利用血中浓度很高的酮体,从而有效地进行自身生理性保护。在长期辟谷过程中,由于生化代谢的激烈变化,人体必然产生体脂消耗和肌肉分解而引起消瘦、乏力,生理上必需的热能主要来自脂肪(占80%以上)和蛋白质分解,血中酮体上升,可能发生酮症及酸中毒。补充葡萄糖是“雪中送炭”,不但能防止酮症及酸中毒,而且每loog葡萄糖即可节约肌肉蛋白质50g,免遭作为燃料分解。
对于短期的辟谷,人体利用糖元、肌肉蛋白和少量的脂肪分解就能应对,这大约发生在断食的1-3天内,超过3天,人体获得的信息是:长期断食将要发生。
辟谷过程持续进行,进入长期辟谷状态,人体除具有上述生化代谢的某些特点之外,还产生下列一些变化:①脂肪动员和酮体生成与利用进一步加强,减少蛋白质分解,维持血糖水平。②初期的负氮平衡有所缓解,尿氮量降至比较稳定的低水平。③酮体利用增强,尤其是大脑。④肾脏的糖异生作用显 著加强,几乎与肝脏相等,肾摄取肌肉释出的谷氨酰胺增加,谷氨酰胺脱下的酰胺氮与氨基氮,以氨的形式促进氢离子排出,改善酮症和酸中毒。
脂肪动员,是在胰高 血 糖素的作用下,促使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除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外,大部分组织能将脂肪酸分解,获得大理能量,而肝脏则在分解脂肪酸的过程中,生成酮体,酮体能通过血脑屏障,正好满足脑组织的能量需求。甘油可以通过糖异生生成葡萄糖。这时胰岛素分泌减少,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能量需求。
正常情况下,人为什么容易长胖?人在进食后,胰岛素增加,胰岛素能增加糖元、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长期的吃得饱,必然导致这些物质合成增加,因为糖元和蛋白质会在短期饥饿中被分解,然后得到补充,形成循环,而脂肪则因为没有经历长期饥饿,总是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的情况,导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