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获得具有β晶型的巧克力


巧克力工厂中的制作工程:
原料预处理:可可脂在常温下呈固体状态,投料前应先将其加热融化。磨砂晶体颗粒粗大,影响口感且易磨损设备,投料前应先将其磨成糖粉。
混料:将可可脂、可可粉、糖以及奶粉、香草等依品种不同而不同按一定配比混匀。
精磨:将混料经过三辊机或五辊机,降低其颗粒度,形成高度乳化的、均一的物理分散体系。
精炼:在此过程中可去除部分水分和挥发性酸,进而改善巧克力风味。
调温:巧克力的调温工艺就是通过温度变化和机械处理,使可可脂能在恰当时间形成一定数量(0.1%—1%)的细小β型晶体,以使其在后续的冷却固化过程中能以稳定晶型快速结晶。调温工艺是获得β型晶体巧克力的关键。
现代化的巧克力工厂:
巧克力工厂大部分都已经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流水线化传统的调温工艺主要成就就是调节温度,使巧克力浆料中的油脂形成β晶型。在传统调温工艺的基础上还衍生出来添加乳化剂、添加晶种、采用超声波等不用的改进工艺,而且具体的调温问题也还和巧克力中牛奶以及其他成分的含量相关。
选择适合的材料:
市面上很多巧克力是不能进行调温的,相当好的选择天然可可脂的含量大于31%的巧克力。如果选用天然可可脂的含量66%的黑巧克力效果更好。不要买代可可脂的巧克力,这种巧克力没有调温这一说,而且口感味道与天然可可脂是不同的。
天然可可脂含量较高的黑巧克力:
融化巧克力:一般用隔水加热法,会比直接加热温度更容易控制
隔水加热法:融化后的巧克力(冷却降温:冷却降温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播种法:将已经调过温的固态巧克力块(在国外也被称为seed chocolate),放入已融化的液态巧克力中,搅拌冷却。这个步骤中经调温的巧克力充当的是β型晶种体晶种的作用,在液态巧克力中的形成晶核,促进β型晶体的结晶生长。2:大理石台冷却法:将融化的巧克力倒在大理石台上,用刮板反复快速刮切,直至巧克力变成浓稠状,这个过程中实质是借用大理石加速液态巧克力的冷却,让β型晶体的生长占据优势,避免缓慢冷却生产其他的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