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赛特蓄电池代理商 电压平稳 安全可靠

北京金业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ups的性能越来越好,平均无故障时间越来越长,整机的可靠性越来越高。做好ups中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新电池的充电
  新的蓄电池在安装完毕后,一般要进行一次较长时间的充电,充电要按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待电池组充电完毕后,进行一次放电,放电后再次充电,目的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活性和充放电特性。
  定期充放电
  ups蓄电池长期闲置不用或使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状态而不放电,会导致电池中大量的硫酸铅吸附到电池的阴极表面,导致内阻增大、活性下降,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对于市电供电良好的单位,需要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缓解性”充、放电过程,即电池带载放电、再充电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与以前放电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电池性能状况,对电池组整体进行维护检查,真正遇到市电停电时,才能有效保护负载安全。
  严禁深度放电
  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与蓄电池的放电深度密切相关。深度放电会造成蓄电池内部极板表面硫酸盐化,导致蓄电池内阻增大,严重时会使个别电池出现“反极化”现象和电池的长久性损坏。电池的放电深度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非迫不得已,不要让电池处于深度放电状态。
  定期测量电池浮充电压、内阻
  随着ups使用时间的延长,总有部分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会逐渐变坏,内阻增大、端电压明显下降,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更换,否则会影响整组电池的使用。这种电池的性能不可能在依靠ups内部的充电电路来解决,继续使用会存在隐患,需要维护人员定期进行测量检查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内阻,发现超出范围的电池进行确认、及时更换。
  其他注意事项
  ①每次蓄电池组放电后应及时充电;
  ②不要使蓄电池组被过电流或过电压充电;
  ③蓄电池应避免长期搁置不用,也不能长期浮充而不放电。
面对日益增加的废旧电池,一些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废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一天也离不开电池。按我国年消费电池70亿-80亿只计算,人均一年要消费5至6只电池。最常使用电池的是寻呼机、手机、袖珍收音机、随身听、遥控器等。仅以寻呼机为例,目前全国寻呼机用户大约在4000万户左右,一个用户一年至少要用六七只电池,一年就消耗2.5亿只左右。
废电池污染及其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电池的种类、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废旧电池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废旧电池含有汞、铅、镉、镍等重金属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对人体及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据了解,其中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列入危险废物控制名录的废电池主要有:含汞电池,主要是氧化汞电池;铅酸蓄电池;含镉电池,主要是镍镉电池。
湖南省动力化学电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毅夫博士告诉笔者,尽管我国一些大型电池生产企业已经开始生产无汞电池,但是大量中小企业生产的仍然是含汞电池,因其价格便宜,应用面广,销售量相当大。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在汽车、电动自行车、通讯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等方面。而镍镉电池则普遍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电动玩具等方面,是一种可充电电池。
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长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人体一旦吸收这些重金属以后,会出现哪些病症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含汞碱性干电池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的汞含量为0.025%,我国电池生产消耗的汞每年就达几十吨之多。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肾功能、生殖功能。
专家们认为,由于电池污染具有周期长、隐蔽性大等特点,其潜在危害相当严重,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据杨毅夫博士介绍,我国沿海某省的一些农民在回收铅酸蓄电池中的铅时,因为回收处理不当,把含有铅和硫酸的废液倒掉,不仅造成了铅中毒,而且使当地农作物无法生长。
电瓶制造质量差,其结构和电气性能不适合风力发电使用条件的要求,也要降低使用寿命。
电 池放电时,正极由二氧化铅转变为硫酸铅,负极由海绵状铅变为硫酸铅。放电过程中电池电压逐渐下降,硫酸浓度不断降低。在放电末期,由于正负极生成的不良导 电体硫酸铅逐渐积累使电极欧姆电阻迅速增大,同时硫酸浓度下降后氢离子扩散缓慢,导致电池电压下降很快,此时应终止放电,否则出现过放电。电池过放电的害 处是部分硫酸铅再充电时不能正常转化和恢复,下次放电时电池容量降低。多次过放电会造成电池容量迅速衰减,使用寿命显著缩短。
安装环境:应安装在清洁、干燥、凉爽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直接接触热气源及冷气源,距加热装置(如暖气)的距离应大于 1 米。
赛特蓄电池室应具有水平地面,照明良好,具有适当的排气(换气)条件。安装时,赛特电池与电池之间应保持 3-5cm 的距离。
禁止将赛特蓄电池安装在密闭容器中。赛特蓄电池室地面承重应符合规定要求。赛特蓄电池可在-15℃~+45℃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20~25℃为蓄电池的优秀运行温度环境。
2 安装程序和方法
1 清点及配件数量。
2 准备安装工具及手套、工作服等。
3 检查赛特蓄电池外观、极性(确保无异常)并清洁蓄电池。
4 用细钢丝刷处理铅极柱连接表面,使呈金属发亮。镀银或锡的铜端子请用柔软干布擦拭。
5 电池安装
6 安装确认
检查电压、极性以及蓄电池组总电压。并按下式进行验证:v 总= n×v 单式中:n 为电池只数v 总为蓄电池组总电压,v。
v 单为单只cgb蓄电池电压,v。确认无误后方可与电源设备或负载连接。
试验目的
  环境温度对启动用铅酸蓄电池额定储备容量试验结果的影响,以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容量的变化情况。
  试验依据
  gb5008.1-1991《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
  gb/t5008.2-1991《起动用铅酸电池产品品种和规格》
  试验设备及试剂
  1.bts-dch蓄电池电气测试系统,电压精度1%,电流0.5%,时间±0.5s,河北科技大学研制
  2.bts-m蓄电池自动测试系统,电压精度1%,电流0.5%,时间±0.5s,河北科技大学研制
  3.恒温水浴控温精度±1℃
  4.水银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1℃精度0.5℃
  5.低温试验箱子量程-30℃~室温精度1℃
  6.电解液1.285g/cm3(25℃)
  以上试验设备,试剂均已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目的是尽量减少因试验条件造成的系统误差。
  试验样品
  0#6-qa-120ah
  2#6-qa-105ah
  试验步骤
  依据gb5008.1标准,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试验应先进行启动试验,蓄电池和电解液在25±5℃的室内至少12h进行温度处理,使之与室温一致,然后将电解液注入电池,静置20min,使极板与电解液充分接触反应,然后以is电流放电150s,蓄电池端电压的值应不小于gb/t5008.2-1991标准规定的要求。
  进行过起动试验的蓄电池,再进行额定储备容量。对容量试验的条件,gb5008.1标准规定“整个试验期间蓄电池均放置在温度25±2℃的水浴中”,由此可见,标准对于试验温度的要求25±2℃范围较为精确,并且规定了电池、水浴之间的距离,使之在反应过程中不会相互影响。
  标准为什么规定了±2℃的要求,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储备容量试验先进行充电,在蓄电池充满电后,静置0.5h后再进行25a定电流放电,以放电时间考核其容量。标准要求在充放电过程电池均须置于恒温水浴中。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这样规定完全必要:,只有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的试验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可重复性;第二,在充电过程中,蓄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吸收能量的过程,蓄电池放出大量的热。笔者在32℃的环境测试其中间单体的温度甚至超过了65℃,过快的化学反应对电池的使用寿命造成了损害;第三,在放电过程中,蓄电池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是放出能量,蓄电池要从环境中吸热,蓄电池体温下降,为避免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有恒温水浴向蓄电池补充热能使其温度恒定。
  容量试验之充电试验按照gb5008.1推荐的恒压充电进行:12v蓄电池以16.00v电压充电16h,大电流限制到5i20,在充电结束1h内在电解液温度与水浴温度到时进行放电试验,以25a电流放电到12v蓄电池端电压10.50±0.05v时,记录放电持续时间1(min)。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两只不同规格电池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容量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容量随温度变化呈现出成近似正比变化,温度越高则容量越高,温度越低则容量越低。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电池容量越大,则其受温度影响的程度越低。笔者分析,蓄电池的化学反应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活泼,吸收的电能越多;反之,吸收的电能越少。这就是蓄电池在冬季难以启动,在夏季较易启动的原因。
  质检部门的定期监督检验及涉案件检验,务求检测数据准确无误。根据本次试验结果,证明在相关实验与环境温度相关时,务必使试验温度保持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才能减少系统误差,得出精确数据,真实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
 由于锂离子电池与铅酸蓄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并且更轻,因此数据中心运营商的ups电源现在可以切换采这种更小、更轻的锂离子电池。
  如今,很多企业的业务和数字功能都依赖于数据中心。由于多种原因,它们对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流媒体视频服务,处理客户交易,为员工提供云计算和运行电子商务站点等。
  数据中心停机时间的成本
  因此,正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如果出现任何停机时间,对于企业而言其代价十分昂贵。对于电子商务来说,新生产信息或跟踪销售可能是困难的,其问题可能只是令人恼火,因为员工无法访问他们需要的文件。另外,它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财务影响,例如英国航空公司在2019年5月的停电。希思罗数据中心的电力中断导致英国航空公司726次航班取消,许多乘客的行李丢失,造成了1.08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声誉受损。
  总的来说,典型数据中心的停机成本估计为每分钟9,000美元,因此在投资可靠的备份系统时进行所有研究至关重要,因为这在减少停机次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设计良好的ups(不间断电源)与先进的电池系统配套使用,可确保即使发生电源问题,其运营仍可连续进行,无需停机。
  ups供电系统在电网停电时使用蓄电池提供不间断的电源,直到切换到备用的柴油发电机启动或安全关闭设备。ups电源还可以通过吸收或注入电力来充当电源调节器,以克服市电的短期尖峰和电压骤降。这些通常是由其他大型并网负载设备开启和关闭时的电压瞬变引起的。
  利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备用电源
  最近,数据中心已经从依赖阀控铅酸蓄电池转向锂离子电池。在未来五年内,预计锂离子电池将占据至少10%的市场份额。
  这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高的能量密度,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功率,同时减少占地面积和重量。与铅酸蓄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的体积可以缩减三倍,重量减轻六倍。此外,它具有比其他电池技术更高的循环寿命,这意味着它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此外,锂离子电池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更可靠,需要更少的冷却,从而减少电池占地面积。
  虽然有几种类型的锂离子电池,但由磷酸铁锂电池适用于关注安全、功率密度和工作寿命的工业和关键任务应用。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可用性、低维护要求、快速放电的优点。这可以大限度地降低数据中心意外中断的风险。
  锂离子电池也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充电,在停电或放电后增加其可用性。铅酸蓄电池通常需要12-24小时才能充电,但有些电池只需要75分钟,而高功率版电池只需15分钟。
  采用智能监控防止失败
  在预测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时,很难知道何时失效,也许铅酸蓄电池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失去功能。因此,很难判断备用电源是否始终可用。数据中心运营商或者必须接受这种风险,或者投资部署冗余的电池组。
  但是,锂离子电池系统可以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检查其充电状态(soc)和健康状况(soh)。因此可以在需要更换电池时做出明智的判断,并且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更换电池。它还可以通过消除失效的方法防止关键后备电源的损失。
  要求较高工作温度的应用最适合于锂离子电池,因为它能够承受比铅酸蓄电池更高的温度。因此,数据中心运营商将需要更少的电能进行冷却,从而有助于降低其电源使用效率(pue)。
  锂离子电池可在35°c的环境下以优秀性能工作长达20年。但是铅酸蓄电池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将会缩短工作寿命,并降低性能,因此需要冷却设备进行冷却。
  因此,通过采用锂离子电池系统,可以减小空调设备的功率,减少电费支出,并且在电池的使用寿命期间降低能耗,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小身材大能量
  此外,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并且比铅酸蓄电池电池更轻,因此数据中心运营商现在可以切换到更小更轻的锂离子电池,大限度地减少了占用的空间。对于企业和共址数据中心来说,这可以显著节省基础设施空间,并可以部署更多的服务器。
  锂离子电池现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从手机、电脑到电网稳定和太阳能应用中的兆瓦级储能,它们无处不在。而在数据中心的应用需要更少的空间、要求设备更加智能、更长的正常运行时间,以及包括机房空调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优化。。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日前增多和关键需求的不断改进和增长,锂离子电池可满足当今和未来数据中心的需求。
随着电池的可用区域缩小,可填充的能量降低,充电时间逐渐缩短。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周期循环和老化的原因,电池容量呈线性衰减。此外,深度放电给电池造成的压力大于不完全放电,因此好不要把电池电量全部耗尽,而是经常性充电。对于镍基电池以及作为校准部件的智能电池则应周期性深度放电,这有助于消除镍基电池的“记忆效应”。镍基锂电池在容量衰减到80%之前可以完全充放电循环300~500周。
作为备用蓄电池,蓄电池平时都处于浮充状态,此时蓄电池内部仍进行着复杂的能量转换。浮充过程中所用的电能基本上转换为热能。因此要求蓄电池所处的环境应有良好的通风散热能力或有空调设备。
通信后备赛特蓄电池质量是通信网络供电不间断的重要保障,是整个通信电源设备供电保障,保证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根据蓄电池特性和维护要求,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论述了当前两种蓄电池放电容量测试技术的利弊,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全在线蓄电池放电安全节能技术,为解决业界几十年来蓄电池放电测试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
  1、当前电池放电技术分析
  1.1离线式放电法技术分析
  (1)将其中一组赛特电池脱离系统后,一旦市电中断,系统备用电池供电时间明显缩短,何况此时尚不清楚另一组在线电池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此放电方式事故风险性高。如要用此方式放电,建议提前启用发动机组,并确保发电机组、开关电源等设备能正常运行,保证安全;
  (2)离线放电结束后的电池组与在线电池组间存在较大电压差,若操作不当将引起开关电源和在线电池组对离线放电后的电池组进行大电流充电,产生巨大火花,易发生安全事故。用此方式放电,需要配备一台整组智能充电机,对该离线电池组先充电恢复后再并联回系统,以解决打火花问题,这样将使系统更长时间处于单组供电状态,事故风险高。另通过调整整流器输出与被放电的电池组电压相等后进行恢复连接。上述操作一定要谨慎操作;
  (3)此放电方式操作时既要脱离电池组的正极,又要脱离电池组的负极,尤其是脱离电池组负极时需要特别小心,操作不当引起负极短路,将造成系统供电中断,导致通信事故的发生;
  (4)此方式是将电池通过假负载以热量形式消耗,浪费电能,影响机房设备运行环境,需要维护人员时刻守护以免高温引发事故。
  1.2在线评估式放电法技术分析
  (1)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至保护低压值(如46v),使所有后备电池组直接对实际负荷进行放电至整流器输出电压保护设置值。由于现网系统设备绝大多数电池配置后备供电时间为1~4h,放电电流大,应考虑电池组至设备供电回路压降及设备低压工作门限,以及保证系统供电安全,在线评估式放电其调整整流器输出电压不允许过低(如46v),放电深度有限,对实际负载的放电时间掌握比较困难,评估电池容量难以准确,对电池性能测试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从而对保持电池组活性这一放电测试目的难以达到维护预期工作效果;
  (2)如果两组电池都有失容或欠容、落后等质量问题,当其放电至整流器输出保护值的时间,不易被维护人员及时发现,此时可能后备电池容量所剩无几,存在高风险。在此情况下,此放电方式比离线放电方式安全性更低;
  (3)由于放电深度有限,对保持电池组的活性这一放电测试的目的无法达到,更为关键的是在全容量放电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电池组在放电前期表现正常,但到中后期,有些落后电池才开始逐步暴露出来。这一部分落后单体,于此放电方式的深度不够而没有被发现。所以我们称此放电方式为在线评估式,它只能大致评估电池组性能,或检测此电池组可以放电至此保护电压的时间长短,而无法进一步检查除此时间外究竟还能放电多长时间;
  (4)组间电池放电电流不均衡。各组电池将根据自身情况自然分摊系统的负荷电流来放电,落后电池组,内阻大,分摊电流小,而健康电池组,内阻低,分摊电流大,造成某些落后电池因放电电流不够大而无法暴露出来的现象,达不到我们进行放电性能质量检测目的。
  综上所述,在中心机房蓄电池必须定期进行容量测试的需求下,目前两种容量测试方法,各有特点又各有弊端,离线放电方法虽然可以达到蓄电池容量测试的目的,但是工作量太大,系统安全性偏低,而在线评估式放电方法虽然工作量比较小,但是系统安全性低,达不到蓄电池容量测试的目的,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因此,当前的蓄电池容量测试方法必须改革,现将引入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容量测试技术——全在线放电技术,以使电池放电容量测试达到预期维护质量检测效果,电池放电维护操作简便安全,提高了维护工作效率易得到有效的落实。
  2、全在线放电技术分析
  全在线放电技术指被测电池组通过串接电池组全在线放电测试设备提升在线供电电压,以自动稳流或恒功率控制输出,使被测电池组对在线负载设备进行供电,实现被测电池组恒电流放电测试或恒功率放电测试,达到安全节能维护效果。
  被测电池组的全在线放电原理分析:在被测电池组的正极串联电池组全在线放电设备,使被测组电池所在支路的电压略高出整流器输出或另一组电池的电压,这样就能使该组电池对实际负荷进行放电,在其放电过程被测电池组电压随着放电时间的变化(延长)而变化(逐渐下降),通过全在线放电设备进行自动电压补偿调整,保证被测电池组始终保持恒定的电流或恒定的功率进行放电,当电池组放电终止电压、容量、时间和单体电压达到我们预期所设置的放电门限值时,完成放电测试。实现该电池组在线放电测试目的和预期维护效果。
铅酸蓄电池的报废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由于经常性地在缺水情况下过充电或过放电严重所造成的。如日夜行驶的出租车,其电池常在缺水的情况下还工作,行驶中发电机对其浮充,引起电池发热,极板弯曲短路电池报废;电池在过充的情况下,电解液会升温,严重时会象沸腾一样,上下翻滚的电解液冲刷着极板,会使其铅粉脱落,时间久了,脱落的铅粉越积越高,等高到碰铅板时就把极板短路了,从而使电池报废。传统的带硫酸溶液的铅酸蓄电池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其溶液不断冲刷极板,也容易造成极板铅粉脱落,这种报废的电池是没法修理的,从出租车上报废的电池有90%以上是修不了的。第二种是伪劣产品电池、翻新电池,不按国家标准生产的杂牌电池。这种电池的极板及溶液都是极次品,本身谈不上质量,在新的时候能给出些电能,但本身不能维持多久,因此报废就无法救了。第三种情况是全密封的铅酸蓄电池,这种电池两个极板之间夹着隔离板,如羊毛毡之类的东西,它吸满了电解液。这种电池极板不会受冲击而脱落,其报废的原因,常是因为极板上发生“不可逆的硫化”现象所造成的,这种在极板上产生的白色硫酸铅结晶,使极板的有效面积越来越小,从而使电池容量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原来充一次电能使电动自行车跑40公里,后来只能跑20公里,最后1公里也跑不了,只能报废了。
使铅酸蓄电池极板产生硫化铅结晶的原因有多方面,最长见的是电池长期放置不用,如汽车制造厂新出厂的汽车长期没卖出去,停在车库内,时间久了,要卖时车打不着火,电池坏了,原因是极板上已大面积地生成硫化铅结晶。如果私家车,主人长期出差在外,回来后也会发现车打不着火,开不动。再如严重的过放电,也会使铅酸蓄电池极板大面积产生硫化铅结晶而遭到报废,如忘了关车灯,开了整整一夜,对摩托车电池来说是致命的。解剖这些全密封的铅酸蓄电池,可看到白色硫酸铅结晶已将两个极板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拉都拉不开,此时原先每格有两伏电压(12伏的电池是由6格串联组成的),现在接近了零伏。
无论是否是密封或不密封的电池,凡是由于上述原因而被报废的,都能使其复原。现代的脉冲技术能使这种“不可逆的硫化” 现象变为可逆现象。2005年3月15日,由德国工程师bingle和傲驰动力工程师ray历经半年研制开发的新一代电池保护系列产品:蓄电池修复仪设备,做过半年多的实际试验,效果都很好,解剖被修理过的全密封的铅酸蓄电池,可看到极板上的白色硫酸铅结晶已基本消失,电池电压已从修理前的接近零伏回升到正常的电池电压,此时能按常规的充放电方式对其充放电,随即会发现其容量已恢复到90%,甚至超过100%。
据美国资料报道,用这种脉冲技术修复的电池,其寿命能延长五倍以上,我们没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并对我们国产电池的质量也不敢有此估量,但是我想对正规厂生产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来说,修理后将其寿命延长一倍是有把握的。
为了延长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在2005年我们还研制出蓄电池保护器、蓄电池延寿器,它是接在电池两端靠电池供电的电子产品,它是低能耗的。由于每种结晶体在其引成之前必需要有个晶核才行,如果没这个也就形成不了晶体。该电子产品的原理就是用脉冲波不断加到极板上,使其形成不了晶核,而不能产生白色硫酸铅结晶,通俗些讲,可认为脉冲波在不断地洗刷极板,从而使电池能给出充足的电量。使用这种保护器的车主,都感到电量很足。在北方地区,由于天冷,早上汽车往往打不着火,若用了这种保护器、延寿器,就可以免除了这种弊病。
过充电对蓄电池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1) 可用vrla蓄电池腐蚀模型来解释:在蓄电池正极电位由于过充电升高到一定电压时,正极开始析氧,腐蚀速度急剧增加,铅版栅开始出现多孔性pbso4,造成vrla蓄电池寿命缩短。 2) vrla蓄电池浮充电流对温度极为敏感,温度每变化10 ℃,电流成倍变化,同一充电电流下,温度升高,浮充电压降低。因此如果不进行温度补偿可能使控制器过早关断而电池实际未充满,长期使电池形成记忆效应,容 量下降;而过充电使蓄电池起了水的电解槽作用,产生过热和失水,电解液损失,造成蓄电池失效。对蓄电池充电电压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温度补偿,同时要对过 充阀值进行温度补偿。


18210163678
qq: 75774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