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德国等大国都在提成“回归体育制造业”,但纵观国内实体经济,近年来确实遇到了不少障碍——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上升、负税较重、盈利能力下降,让不少制造企业“亏得慌”。干实业的利润回报甚至还不如炒房买股票,社会投资制造业的趋势逐渐回落,企业创新的热情也大打折扣。当前,我国消费增长呈现出了“服务驱动”及“新服务经济”的特征,现代服务业已成现代经济一个重要特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网上消费增幅远超一般商品消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达28.6%。
据 统计局公布的相当新数据,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0%。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747亿元,增长2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5.1%、20.8%和31.8%。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我国吃、穿、用类商品等生产企业,正开始利用互联网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
“网络制造”成全球新趋势
数据表明,对制造业而言,“made in internet”(网络制造)不仅提供了一种提质增效的供给侧改革思维方式,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这种新模式,有助于从供给侧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相当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made in internet”是马云在网商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马云说:“以前我们习惯了中国制造或印度制造、法国制造,以后可能不存在纯美国制造、中国制造,可能设计是美国的,组装是中国的,市场是面向全世界的。原来只有大企业可以做, 由于互联网,每个人都可能做这样的事情。”这正是供给侧改革“优化要素配置”的要义之所在,也是未来全球制造业“服务化”的重要趋势。
企业注重“网络制造”,既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生产的逐步扩张,还能推进企业组织变革,进行企业内部改革。由于网络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在网络化浸润下的企业的生产效率会明显提高。此外,网络化还将促进企业进行智能化革命,进而促进企业分工进一步细化。由于网络化的主要基础是信息和知识,这两者向各个行业进行渗透,将造成整个经济体中服务性行业的比重增加。
大数据应用为“网络制造”提供支撑
制造业是经济基石,是 大计,振兴制造业除了政策扶持到位,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出谋划策。正在当下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体育行业+互联网正是制造业是新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