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市场是调整能源结构、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是我国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55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落实减排承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根据我国发展改革委2016年1月发布的 《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1月1日起,要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政府通过总量控制,向企业发放碳排放权配额,规定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额度,要求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实行总量管理和减排,并对超出配额的排放设立罚则。目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低碳发展目标任务,推动我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目前,我国具备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条件。
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据介绍,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行业。资料显示,目前7个试点城市涉及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行业的7000多家重点排放企业已在交易。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由配额交易和自愿减排交易两个部分构成。自愿减排量的商业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为核心,针对企业所持有的风电、光伏等项目进行中国核证减排量 的开发并以交易获得赢利。
分析人士认为,碳交易平台及机制的完善将会对光伏电站平价上网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碳市场升级至全国范围后,石化等重点排放行业在屋顶安装光伏电站,有助于降低碳排放,还可以避免多花钱买碳排放额。光伏项目的碳资产开发可以通过碳市场来进行收益,获得收益后可以补贴传统的投资。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植树造林、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等多个专业领域,都可以开发ccer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