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明:十五年我只专注做一件事

丁伟明:十五年我只专注做一件事【编者按】:提到设计师丁伟明,不得不让人想到名雕丹迪。我想理由很简单,他不仅是早期驻扎在名雕的第一批兵,也是目前唯 一初心不改,十几年仍坚持留下的人。同门的师兄弟早已自立门户,另辟蹊径。他却始终坚守,为名雕公司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而当问及他的选择时,他却问了我一句:“你看我的发型帅不帅?”我当时一愣,笑了一下,他很认真地说:“虽然只是简单平头,但东先生给我剪发剪了十一年,我从没换过。”
在与他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访谈中,我慢慢开始质疑外界给出的声音。冷酷?少点人情味?难搞定?殊不知感性与理性兼容的他,甚至坦言自己可以为一部电影感动到落泪。
我不知道他还能坚守多久,但我知道他的设计之路永远无涯。
 
【丁伟明简介】
深圳市名雕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中国建筑协会 室内建筑师
广东省装饰协会会员
广东省设计师联盟 (深圳) 理事
深圳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
全国 别墅设计师
名雕 经理奖
……
2015年度国际空间设计--艾特奖(idea-tops)别墅空间类"入围奖"
2014中国深圳第七届室内设计文化节 idcf大中华区 别墅设计师
2013中国国际建筑设计博览会 全国百强室内设计师
2011年荣获海峡两岸四地室内设计方案类二等奖
2009年荣获"岭南杯 设计师称号"
2008年荣获首届"雷士杯"深圳区-家装类 设计师
2007年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窒内设计文化节"住宅类"银奖
2007年荣获深圳"2007年度 设计师"称号
第二届"鹏城杯" 设计师称号
2003年至2014年连续十三年获得名雕内部"名雕杯"各项设计作品大奖
2003年至2014年"全国 室内设计师"等众多奖项
设计之路 结缘名雕
2001年丁伟明心怀梦想来到深圳,开始了他第一站的奋斗。然而,他清楚地认识到单靠不畏吃苦和拼搏干劲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寻觅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十几年前的深圳,室内设计这块大市场还不算太膨胀,类似于满x红、拓x这类的家装公司都在深圳小有名气。冠有四小龙之称的家装公司让初出茅庐的丁老师顾虑重重,在一番审时度势后,他因地制宜选择了更看重设计功底的名雕,从此开始了他设计生涯长达十几年的漫漫长跑。这里,正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
重新起步 放平心态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丁老师抹杀掉之前的种种,甘愿从一个相当基层的小助理做起,但是他懂得创造机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造”。对很多家装公司来说,新人刚去采取的模式都是以老带新,但却没人乐意去接受这样一个需要耗费成本和精力的活。
丁老师甘愿放低姿态,关注细节。帮别人拿图纸,背电脑、拿水......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微乎其微的小事被无形放大,被有心人看在眼里,给了他一个机会。他认为:在工作中,你越是卑微,越是放低姿态,你越能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成功并不是单纯依赖机会,更重要的是:是否用心浇灌,于丁伟明而言也是。除了把握机会外,他愿意把更多的时间拿来做设计,有时下班后甚至是凌晨三四点,灵感乍现时他爬起来就画。他对于自己初次接到的第一套复式楼,印象很深刻。“一个楼梯怎么做,我想到了就起来画,画一个符号第二天都可以想到,你不画你是忘记的,所以我午夜起来就把它画好。”别人的凌晨三点酣睡时,他却做起了设计,专注,也不过如此! 
不可缺失的历练熔炉
丁老师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奋斗努力之外,与名雕是分隔不开的。在这样一家有着严谨态度,却看似“无人性”的家装公司里,丁老师得到了相当好的历练。
他形象的比喻名雕为一所黄埔军校,为行业输送了大批的业界精英。名雕的企业统一服饰色系为——黑,其实这也代表了名雕的专业态度——忠诚、务实、沟通、稳健。还有出名的加班文化,按以往九点半才是正常的下班时间,早一分一秒都不行。“这听上去好像没有人身自由,其实不是,这就是规矩。”他解释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名雕十几年屹立不倒,根本原因也来源于此,并与它自身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它是行业的风向标,它为客户机个代言。在图纸方面,他说到一个细节,“图纸也是很严格的。设计师接了单学习,你的图纸要给助理过一遍,要写个cad画图申请表。你还要去前台登记,这个写完之后你再去给助理画,所有的东西都有备案。这就是名雕的文化”。而就是在这样严格的历练下,从这里出来的人往往更受人尊敬与认可,无散漫而是严谨。也正是肯定了这种企业文化,使丁伟明有一直走下去的信念。
口碑出成绩 与业主成为良师益友
在名雕的这十几年,丁老师干出来的业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曾经创造名雕品牌在宝安中心区,龙华新区的辉煌历史及口碑!前期的工作全由他一手打造而成。从其间的装修、设计到组建团队再到部门的拓荒,他亲力亲为。
为了做出设计的精品,他每年只接三四个案子,更多的时间则是花费在专业学习及管理上。当回顾起这几年做下来的设计成果,他感慨颇多。“我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很多客户,都是我自己的圈子。但是当我看到这几年做得很好的客户,完工以后的效果时,我有点内疚和自责。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能照顾到位,很可惜很对不起人家,我觉得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丁老师坦言自己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对作品有点固执甚至刁钻。对他来说,细小微弱的瑕疵都是致命的污点,更何况是一份严谨的设计案子。他并不是一个“职业的管理者”,但却是愿意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的“设计管理者”,有着专业服务意识和深厚功底素养的设计者。正由于此,丁老师严谨做事的方法和态度决定了他职业生涯十五年里的优质回馈,并积攒下了一定的口碑。甚至很多业主并不是奔着名雕的名号找设计,更多的则是冲着丁伟明去的。
他向我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他刚来名雕的第一年,接手到了一个棘手案子。业主是个女强人,气场很强大。因为工作的关系,她对于自己房子的标准也有同样的苛求。当看到这个略显稚嫩的年轻人时,她第一时间提出了质疑。在面对业主的百般拷问下,丁老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认为设计的创意概念是不分年龄的,并不取决于资历的高低”。她对此番话很是赞赏,之后并愿意把房子交给他。
熟悉丁老师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心思很细腻的人,对于细节之处很是在意。他回忆起点滴说道,“我记得有一次业主来接我去工地。我们约好七点半出发去那个楼盘,我下楼的时候业主已经在等我了,我本以为业主会生气,而她却给我打开了车门请我坐后面,对于刚从小助理升为设计师的我满是歉意,不知该说些什么。她似乎看出来了,不断找话题与我聊天,还特地给我带了一份早餐,让我很是感动......很多细节从开车门到送牛奶,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对我却印象深刻。”丁老师还说,无论你是多么成功,一定要放低自己的姿态,谦逊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个人。    
之后,他们也成了良师益友,生活工作上有什么问题都会互相交谈学习。她与他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利益交换,而是朋友间感情的相融,极尽繁琐的小事她都会帮衬。他说“十几年间虽然见面次数不多,但是她帮我很多,我真的很感激。”每每提及,他满脸都是欣喜感激。
设计心得 “找准目标很关键”
十几年的设计,十几年的梦想。设计之路是需要坚持的,丁伟明一心扑到自己相当爱的设计上,管理则只是作为辅助。面对如今泛滥的设计大环境,他感慨颇多。回想起十年前,室内设计还是个刚兴起的热门行业。但是前五年随着市场经济、速成班的不断增多,导致设计行业水平良莠不齐。市场太过于膨胀,人心也太易浮躁,很多人急于做设计,但却忘了设计的本真,真正好的设计太少。“人与人的区分就在这里,出发点不一样,所以目标很关键,决定每个人的做事方法和态度。”他告诫年轻人应该放平心态,肯吃苦,多学习。他相信,只要坚守自己的专业,专注设计,就一定能得到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你不知道的他 生活中的丁伟明
不难发现,不管你何时见到的他都是精神抖擞,整装待发的。主持人杨澜说过:没人有义务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 的内在。所以,衣着得体、外表端庄是对他人的尊重,慢慢也就形成一种习惯了。
他爱跑步,一个礼拜跑二次。每次的里程虽不多,但是他给自己规定必须是5.5公里以上。设定这个数字去跑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催促着他前进。他打趣说:“现在玩儿微信朋友圈没有五公里我还不自信不敢发出去。”我们都笑了。他认为跑步是好的,这种动力更是好的。运动更能调节和释放压力。
    他爱旅行,每年都抽空去很多地方,领略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他就像行者一样,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的美好,用心灵和双手去丈量空间的魅力。
他更爱生活,认真生活每一 天,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认真做好设计,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