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通信的普及


短波通信又称高频(hf)通信是指在3m-30mhz频段范围内,通过电离层反射进行远距离传输或通过地波进行近距离传输的一种通信手段。短波通信与其它通信方式相比,有它特有的优点:通信距离远,在数千公里范围内短波不需要转发器就可进行超视距通信;抗毁性强,短波是 不受网络枢纽和有源中继体制约的远程通信手段,一旦发生战争或灾害,各种通信网络都可能受到破坏,卫星也可能受到攻击,但电离层具有不可摧毁性;接收设备简单,对于广播业务,接收端只需要配置短波接收机即可。正是由于这些优点,短波通信一直是世界各国中、远程通信的主要手段,广泛应用于政府、军事、外交、气象、商业等部门。
  短波通信也存在固有的缺点:多径衰落现象严重,短波在电离层反射的传播过程中,信号振幅变化达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盲区内通信困难,一般来说,短波通过地波传播相当远距离约为30公里,而天波从电离层第一次反射落地的相当短距离约为100公里,因此30公里至100公里的区域,形成了短波通信的盲区;电离层暴变严重干扰短波通信,电离层参数受太阳等外界影响,f2层的电子浓度、有效高度以及电离层结构将产生不规则变化,使电离层的相当高可用频率降低,甚至完全破坏而使短波通信中断。
  近年来,随着短波通信在航空导航、水上安全、抢险救灾、军事通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缺点日益突出,给短波通信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的同时,短波通信新技术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