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市场的潜力让人羡慕,但如何满足中小企业需求才是根本,云集市能否成功?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项项全新的领域、全新的产业喷薄而出,在互联网领域,热的莫过于abc(ai人工智能、big data大数据、cloud云服务)领域的话题。然而,相比摸索前行的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大数据产业,云服务领域却相对“沉默”。
尽管从应用概念上说,无需搭建复杂环境、安装巨型软件或购买自己服务器,就能够将项目通过互联网放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进行“云”化运行,大大简化了办公流程,使企业效率实现了效率大化。
相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似乎可以给企业带来更直观的好处。但在中国,云服务却始终没有“火爆”起来,尤其是在8000万中小企业中,渗透率仍极为有限。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近日,海航天海投资正式在上海推出了全新的“海航云集市”,希望通过、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困难的多云管理和运营难题,引来微软、阿里、金山、华为等诸多业内巨头的加入。中国云产业的发展,下一步是否将就此进入平台化模式?
混淆不清的现状
“云”在商业中的出现,早可追溯到2006年,亚马逊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云产品。10多年过去了,有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已达到1225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19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9%。而在中国,这一数字目前是15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3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
但若折合成美元,中国公有云目前的规模不过23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不到2%,相比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显然不成比例。
另一个在中国常被混淆的是,云计算与云服务在概念上实际并不完全相同,但在中国,边界却被无限模糊了。一位业内专家告诉上观新闻记者,云计算主要是指一种技术架构,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分布式计算机上实现,而非原本用户需要在本地服务器上运营。而云服务则是基于云计算架构支撑下,对外提供按需分配、可计量的计算机服务。简单地说,云计算好比互联网的“水、电、煤”等基础资源,但大多数用户更关心的是这些资源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这些内容才是云服务的核心。
目前,专家介绍,中国的云服务大多数仍停留在云计算领域,这一方面是由于上游企业出于商业利润的考虑,更重要的是上游服务提供商对下游企业的需求并不明了,只能停留在初期服务阶段,另一方面,下游大量的中小企业对云服务究竟能做到什么心存疑虑,更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类云服务商缺乏了解、难以选择。“云服务的多样化、碎片化、专业化导致企业在采购、集成、使用和管理云服务方面有很多难题,海航云集市正是从这一痛点催生而来。”海航集团董事、天海投资董事长童甫介绍,通过搭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平台,吸引微软、阿里、华为等上游企业入驻,与下游企业一起推进科技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技术与中国企业需求真正结合起来,或许云服务才能真正迎来大发展。
美国企业平均使用15种云服务
云服务的能量有多大?说起国内的云服务市场,阿里云是绕不开的。曾有人回忆介绍,前几天过去的“双11”,早已不仅仅是消费者的狂欢,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技术进步的结晶。早在2012年“双11”,阿里勉强“抗住”了瞬间百万次的高并发交易量,也正是从此“痛定思痛”,到2013年“双11”,阿里350亿元的成交中,80%的交易都已通过云端搭建的系统完成,这也成为中国云市场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走向“云端”似乎已成为一种必然,不再建立自己的计算中心,所有的难题都能通过互联网,与组织内、外甚至不同行业协作完成,企业无限度减少基础成本、运营成本,大企业也需要更专业的云服务,提供更专业的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已经愈发明了,关键的就是如何实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栏目主编:徐蒙图片编辑:邵竞
苏州忆信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软件定制、app开发、微信开发等定制化软件服务。网站: www.yixinjie.cc 联系电话:0512-86660338 联系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50号 南大研究生院a223/a327
真诚欢迎大家前来咨询,请拨打我们的服务热线,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