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租赁行业如何反欺诈

汽车租赁行业如何反欺诈,随着近几年汽车租赁行业在政策支持之下,业务强势增长。然而因为租赁手续简单、租赁公司防范意识不强等原因,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而展开了欺诈活动。下面厦门领时汽车租赁为你详细介绍下汽车租赁行业反欺诈的措施。
第一、核实承租人真实身份
身份证辨别方法在网上可以查询到很多相关资料,汽车租赁公司人员在核实身份需要注意是,对比证件上的照片与持证人的样貌特征,确保一致性。如果相貌差距较大、近期才办理或即将过期者,即明显虚假。也可尝试让承租人在其身份证复印件上签字确认并写明提供原因并签署日期,这样即使后续遇到身份资料和合同纠纷时,公司也可进行举证。
为了避免冒名盗用他人身份信息风险,审核人员除了需要询问承租人生日、生肖、资料表中填写的直系亲属生日、年龄等信息之外,可尝试询问资料信息以外的问题,如根据客户填写的工作职位问其具体的工作时间、毕业时间等问题。
另外,利用第三方机构查询信息一般比较可靠,如客户提供了银行版的征信报告,可以结合征信报中信用卡或贷款等隐性信息进行提问,还可以利用人行中承租人其他的电话、手机号核实其真实身份。
第二、确认承租人财务支付能力
在风控流程中核实承租人单位信息非常重要,既能验证身份信息真实性,也能确认其职位、财务能力等,评估其还款能力。但现实中,不缺乏为了达到申请要求会伪造其职业信息的虚假客户。
之前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客户资料表中的公司联系方式进行查询,但目前也可以利用大数据公司技术进行核实,不必再一一电话询问。但数据也会存在漏洞,不能完全避免造假行为。因此,对于职业真实性存疑的客户,务必严核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一定的严格询问流程。确认其在职信息,如部门、职务,以及何时在单位办公,当前是否仍然在职等,又如公司经营的项目,产品、董事等信息。
对承租人房产、车产、银行流水等资产的财产也要制定严格的核实流程。如房产,除了常规的询问房产地址、购买时间等问题,可以更引申至目前地段房价、交通情况等进行调查测算是否符合情况。询问车产时,除了常规的询问其车型,购买日期、车险等问题外,还可以可根据vin确认是否为进口车辆,在网上查询相关车价等与承租人所提供的资料对比是否符合逻辑。
如有客户在提供的职业信息、房产等资产细节信息核对时回答不畅,但提到其他收入、财务问题却对答如流很可能就会存在职业或财力伪造的风险。
第三、了解合作意图,评估隐形风险
在汽车租赁行业普遍使用了身份证识别以后,再继续使用假证便很容易被发现,但依然有很多不良意图的犯罪分子会铤而走险,明目张胆地使用真实身份证租车,并且反复多次在不同的公司连续作案。而这样骗租却日渐形成“产业化”链条,使其成为困扰行业健康发展首要难题。
因此购车真实性是查核重点,对于车辆基本情况、贷款产品情况、以及业务办理过程的描述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客户购车或贷款的真实意愿,尤其是过程中客户所关心的点尤为重要。除直接询问贷款意图外,还可以根据客户的职业信息资料或分析其消费行为,了解是否有其他的资金需求,谨防融资倾向强烈的客户。
第四、升级防盗设施,建立完善监管制度
目前虽然租赁公司的车辆都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但若没有对车辆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就形同虚设。一般车载记录装置卫星定位系统都会安装在车身内,很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卸掉。建议升级车载记录装置系统,无gps信号后会第一时间反馈信息,或更换安装位置,如装在发动机上,犯罪嫌疑人试图卸掉车载记录装置时,车子会自动熄火。
同时风控部门应当建立租赁车辆监管小组,规定好车辆状态报告时间限制,系统的掌握车辆活动范围和轨迹,发现定位系统异常则要及时做好记录并第一时间报案。
互联网时代,高科技的作用之下,各类诈骗技术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即便大数据分析、信息共享能帮助企业做好一定程度上的风险规避,但是也无法大范围的保证。因此汽车租赁公司也要加强自身内部的管理,做好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对于租车人的身份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实与确认,减少后期上当的可能。
同时,车辆的行驶范围也要仔细甄别,租车之后也要随时与租车者保持联系,随时掌握租车动向,把控好风险,尽量避免更大的风险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