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备份又出新高度,你准备好了吗?


   随着网络安全法最终版将付诸实施。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层面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更意味着一些重要行业领域和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即将面临强制性法规要求。信息化发展之路纵然不断涌现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许多创新技术,数据安全仍旧是保障信息化快速健康发展不变的基石。
   在法规中提到,网络运营者除了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采取保护措施外,还需要“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等措施”,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必须要“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 。相当重要的是,我国将对“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实行重点保护。
   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下,信息却依然时刻面临着数据丢失、数据泄露、人为误删除、恶意篡改、黑客攻击、病毒等种种威胁。保护数据安全这一迫切需求极大的促进了国内外容灾备份市场的快速发展,容灾备份领域也同样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在技术方面,定时备份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实时备份、镜像复制技术也呈现出一定的缺点,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获得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认可。
   基于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容灾备份产品能够对重要系统和数据库进行容灾备份,实时将数据库的数据变化记录(含变化数据本身、逻辑关系、时间戳)按照顺序复制备份。数据变化通过主、从站之间的协议传到备份机以后,一份与以前的数据实时recover,形成一份新的即时可用数据,当信息系统遭遇意外宕机时备份机可以继续对外工作,保障业务连续;另外一份存储在自有格式.mydata文件内,当发生误操作或者数据篡改时,可通恢复任意时间点的数据,防范数据丢失和错误。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看到,除了数据安全外,cdp容灾备份还包括了保障业务连续的范畴。在即将实施的法规中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方面,也提到了要确保“具有支持业务稳定、持续运行的性能”,保障业务的持续运行,也就是业务接管方面。尤其是医疗、金融等行业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大部分都需要采用cdp应用级容灾备份方案,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有效避免了业务中断后造成的患者滞留、医患冲突、名誉受损等不良后果。
   信息化的运行容不得一丝马虎,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信息事故,不仅会给相关单位和个人造成不可控的损失,法规出台实施后,还有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容灾备份领域即将面临一个全新的高度,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