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发声弊病
兰州声乐培训,兰州学声乐,兰州零基础声乐培训,兰州成人学声乐
一、鼻音
如果歌唱时,软口盖及小舌位置过低,使气息直接侵入鼻腔,鼻腔肌肉紧张而又不能完全开畅,声音就被迫集中在鼻腔来发声。这样,发出来的声音会有浓厚的鼻音,模糊不清,失去了本来的音质及嘹亮圆润的音色。无论如何,鼻音必须摒除。
二、喉音
喉音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毛病。要矫正喉音,必须有较长的时间和坚韧的毅力。初学唱歌的人,应该注意放松喉部肌肉,尤其要注意舌根。矫正喉音“哼鸣唱法”,就是闭住口用哼鸣来练习发音。这样可逐渐去除喉头肌肉的紧张,使之松弛与打开,慢慢地,再开口练唱。
三、舌声
这种声音与喉音相似,究其原因即为舌根生硬,尤其舌根后部向后压,使颈壁与舌根太靠近,使声音发出受阻碍。这种情形好象使口腔内含着食物唱歌。这种声音含混不清,没有共鸣,也不能唱高。因此,初学者在开始时,即需注意舌的正确位置。
四、白声
所谓白声,就是发声不能集中,音质浮泛散漫。这种声音不润泽,缺乏音乐气氛。这多半是由于口形不正,共鸣不当所致。这种径直发出的声音极为刺耳,尤以高音为甚。纠正此毛病,须从母音练习开始,使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抖声
受过训练的声音能发出一种自然的波动,给声音以美的感觉。但是“颤抖”却是一种严重的毛病。这些不自然,不均匀的颤抖,都是气息调节不良与肌肉紧张所致。这些也都必须靠练习基本呼吸方法来纠正。
六、滑音
在起音时如习惯于从某音下滑至某音乃歌者易常犯而伤脑筋的毛病。其害处不亚于“抖声”,且较“抖声”更不易改正。需从一开始就注意。
七、虚声
这是声音不受人体内气息支持所致。这种声音只有高度而无深度,不能致远,也易于消失。这种没有力量的声音,即使美妙,也不能动人。这种毛病以女高音易患,尤其是花腔女高音,原因就是呼吸与控制不当所使然。
八、浊声
这种声音的音色过于阴沉,粗浊,咬字含糊,且又不能致远与产生共鸣。这种毛病以低音或中音较易患。这种错误的产生,大多是因胸声使用过头所致。
九、直声
这种声音象一条直线,毫无波动,音质粗硬,缺少变化,也无情感,在古宗教音乐中,有时尚可勉强应用;于艺术歌曲或歌剧中就一定不适宜,原因正是没有共鸣,得不到气息支持的缘故。
10、沙声
沙声是声带肌肉受过损害,声带震动的效果不能一致,两声带的边缘不平滑,因而不能紧闭而有漏气状所造成。这样的声音失去弹性,唱时发声沙哑。这就要注意唱的方法是否错误,有否过分用力。这种情形需要长期休息才能恢复常态。
以上这些发声中常见的毛病,在自习者或在缺乏经验的声乐老师指导下,常易患上,且成为习惯。这些不易改掉的毛病,都是由于呼吸和发声的错误方法所致。假如发现有这些毛病,必须注意及时纠正。
矫正这些毛病,首先要让发音器官休息一个时期。在这时期内,要一定休息,不要唱歌。因为你一唱歌,或是运用发音器官,这些毛病就无从纠正。休息一个时期后,再循序渐进地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
声乐学习中的3个常见问题,“慢练”才能解决!
打基础,须慢练!
许多培训机构里的声乐老师,总是让学生还没学会走就先学跑,尤其是体现在高中艺考生身上尤为明显,有的学生,其中声区、低声区的声音通道还没有建立,动力问题还没有解决,内部腔体没松开,外部身体又很紧张,嗓子直接给“吊”得老高,没几个音是准的。这都是因为这些声乐老师只追求“快”造成的。
学习声乐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音准问题、乐感问题、节奏问题、吐字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慢”来解决。
1,音准问题的解决办法
音准问题首先要建立在对固定音高的训练和音程构建的训练上,要掌握用以标准音来找八度内的各个音的高度,反复练习直到脱口而出,音程构建上要反复练习上三下二,上四下三……各种音程,这个过程是声乐启蒙学习包括音乐启蒙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如同学语文先学拼音,学英文先学习字母音标一样的重要。
在视唱的过程中一定要用自然放松的发生状态去唱每一个音,用比平时慢一倍的速度把曲子唱了一遍,再就会发现某个音不准时,而就此反复练习,并对照钢琴的高度进行校正,速度一慢就发现问题了。
2,吐字不清的解决办法
从语言朗诵开始慢练,四声归韵,先解决语言问题;在朗诵的过程中一定要归韵到位,声母与韵母之间不易停留过长,要快速的归到韵母上练声时的声音状态和朗诵比较音域拓宽了共鸣音量增强了,这时候更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项夸张到位拉长每一个音,从口型等细节开始纠正,先打好基本功。
3,乐感不强的解决办法
现在的学生,戏曲、民歌积累的量远远不够,听流行歌曲听得多,语感不好,乐感不好,节奏不准。要解决这些基础的问题,只能通过慢练,别无他法。慢练——慢加速——常速。
声乐的基础训练如果急于求成,之后的演唱会非常困难。声乐的基本功比如呼吸、语言、共鸣、发声等技巧,都不是可以在短期之内快速解决的事情。
没耐心的学生更需慢练。有些学生自己唱一唱就会发现自己的耐心是极差的,简单的基础练习耐不住性子。这时候需要做的是叹息式气息准备,在中声区音色管道统一以后慢下来,把嗓子的疲劳状态歇好。然后才是往高音区一点点拓宽,有了这些基础,再去练习跳音,训练“嘴皮子”功夫和稳定的呼吸状态,保持着自然的半打哈欠的状态。
坚持慢练,在歌唱中找到大鹏展翅的身体的舒展感,而演唱正需要这种舒展感。
网址:lzhsy.shop.88360.com
联系电话:18693078820(周老师) 18509481645(宋老师)
q q:1927831042
邮箱:1927831042@qq.com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1号黄楼写字楼80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