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迈向智能制造 设备连网仍是相当大挑战


印刷电路板欲进行产业升级,朝高值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制造可说势在必行。对此,台湾电路板协会指出,虽然pcb厂商均有建置智能自动化生产模式的意愿,但如何使设备“连网”,是目前pcb产业迈向智能化的主要挑战。 
tpca表示,现今pcb产业实现智能制造的主要障碍,在于厂商的生产设备还没有“连网”,因而欠缺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应用能力,使得产业仍处于工业2.5~3.0阶段。因此,要实现智能制造,如何使生产设备具备连网能力,是第一要务。 
根据tpca和工研院iek调查指出,截至2017年8月,约有60%的pcb业者,其产线已实现单站自动化,剩下40%未实现单站自动化的原因,包括设备老旧更新困难、空间有限无法增设机械手臂,或觉得无增设必要等。 
不过,到2017年8月为止,只有20%的业者实现站与站自动化联机,换言之,现今仍有高达80%的业者,其机台设备是没有连网的。tpca表示,若生产设备没有连网,便无法收集生产、营运等数据,进行信息整合,进而缺乏对生产数据数据的分析。 
目前电路板产业没有共通的生产信息通讯协议格式,因此各家设备厂商并无可依据之标准;且电路板产商各站设备均来自各种不同设备厂,使得站与站之间的联机难度高,仅有少部分厂商可做到。因此,pcb的生产设备急需一个标准化通讯接口。 
为此,台湾电路板协会与工研院从2015年起,便着手研究“台湾pcb设备通讯协议(pcbei)”,此一通讯协议遵循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secs/gem规范。tpca透露,该通讯协议已正式送交至国际半导体协会(semi)立案,不过可惜的是,经过投票后未达到实施门坎,tpca将会持续推动,期透过此协议协助建立电路板产线的数据储存与分析平台,以及建构pcb厂生产信息系统。 
相关链接:www.sprintp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