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翠绿的肉质叶片,搭配米白色小斑点,很萌很可爱,近看叶子边缘竟有扎手的刺状小齿,透露着几分威武,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就是 即将闪亮登场的主人公——芦荟。
如果植物也可以做宠物,那芦荟可以说是广受人们宠爱的一种宠物。这种植物因其顽强的生命力,靓丽的外形和独特的化学成分,活跃于医药、美容、保健、食用及观赏等领域。
传说,倾国倾城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有一个神秘水池,她经常沐浴在这潭碧色清波之中。时光如白驹过隙,年复一年,这位女王竟保持着不老的容颜。后来,人们在衰败的埃及王朝旧址发现,水池中的液体其实是芦荟的汁液。穿越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芦荟的天然护肤功效。
芦荟的前世今生
芦荟是百合科家族中的一名大将,它的英文名aloe来源于阿拉伯文alloeh一词,是“苦”味的意思,在中国,芦荟之名的“芦”是黑的意思,“荟”为聚集之意,从新鲜芦荟叶子切口处滴落下来的液体呈黄褐色,在空气中氧化为黑色,凝固成一团,故称之为芦荟。
芦荟的原产地在非洲大陆热带干旱地区,它的种类和变种繁多,至今为止已有500多种,不过具有药用价值的仅占少数,主要分布在以南非为中心的热带地区及世界各地,不同的品种之间,形状会有差异。在我国云南元江地区、福建南部、海南岛和广州雷州半岛有两种野生状态的芦荟存在,即中国芦荟[aloe vera l.var.chinensis(haw.)berg.]和元江芦荟(aloe yuanjiangensis xiong,zheng et liu)。
据考证,相当早运用芦荟治病的是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古埃及人将芦荟奉为神明,甚至在丧葬仪式上也使用芦荟,认为芦荟可以使亡灵在来世的旅途中减轻痛苦,有点植物崇拜的意味!
公元前4世纪,建立古代世界相当大的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皇帝征服了非洲东部盛产芦荟的苏格克拉岛,他用芦荟医治士兵们的枪剑 ,受伤的士兵们奇迹般及时痊愈了。另外在大远征之际,他还让士兵通过内服芦荟防治水土不服带来的疾病,维持士兵们的健康。
由于芦荟的运用,大帝赢得了将士们的信赖,得到了占领地原住民的拥护,取得了重大战果。后来,亚历山大皇帝继续东征,征服了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广阔的三角地带,士兵们随身携带的芦荟也随着远征传到了亚洲南部热带地区。公元前300-400年,在亚历山大皇帝前往西亚征服波斯的过程中,芦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芦荟叶汁
芦荟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特有的化学成分,遍及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欢迎。中国芦荟、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mill.)等,都是非洲原生的芦荟经过栽培、选育产生的变异品种。
中国芦荟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haw.)berg.属于百合科,为库拉索芦荟的变种,是多年生、常绿、多浆、多肉质草本植物。短茎上密生莲座式排列的肉质叶,叶常绿,肥厚多汁,边缘疏生有刺,叶片长渐尖;夏秋开花,总状花序,上面有疏离排列的黄色小花;蒴果种子多数。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是野生中国芦荟的发源地,有“中国芦荟之乡”的美誉,现在元江保留有大面积的野生芦荟群落。
元江芦荟种植基地
元江地处红河河谷地带,有着得天独厚的芦荟生长环境,这里生长着大片规范化种植的中华芦荟、库拉索芦荟、日本芦荟等优质芦荟品种,当地种植的芦荟有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是国内相当大的芦荟生长基地。
芦荟的药用价值
在中国民间,芦荟很早就被作为美容、护发和 皮肤疾病的天然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芦荟药用的记载很多。《滇省志》载,牙脑(德昂族称芦荟),叶、花治小儿发烧。《滇药录》载:雅郎(芦荟傣语名),全草治胃痛, , 。《傣医药》载,雅郎,用于清热通便,杀虫,烫 ,创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大量的幸存者被核辐射灼伤。受伤者使用各种 ,效果都不明显,医生也手足无措。后来有人提议用芦荟汁抹于伤口,并开始试用,伤口竟神奇地愈合了,比其它 再生速度快2倍以上,甚至不留瘢痕。因此,芦荟在日本还拥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无需医生”。美国政府得知芦荟治好了可怕的放射 的消息后,立即进行了调查研究,还发表了一份芦荟研究报告,证实了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