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那么明朝洪武年间的古城安阳是什么样子,那时候的建筑又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呢?日前,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们,利用暑期时间,动手制作出了洪武年间安阳古城的建筑模型,再现了古城风貌。
在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记者见到了这座四方合和、大气开阔、主次分明、均衡对称的“城池”。钟楼、鼓楼、文峰塔等高台建筑耸立其中,青砖灰瓦的庭院群错落有致,向地面四处平缓而有序地铺开,极具中国特色。
这座长1.46米,宽1.37米安阳古城模型,是由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按照1:900的比例精心制作完成的。
“像《周礼•考工记》里面就有记载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就很好地体现在了这上面。比如说,咱相当基本的就是这一条线,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北大街,也就是整个老城它的中轴线。然后像我们平常经常说的“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街”在这上面大体也能体现。像它整个一个比较大的体块,就是我们所说的“府”的体块。然后“街”,这是街。小巷的话,在房子之间错落。它还有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院落层次,就是“九门相照”。它所谓的九门相照,就是它九个门是相对着的,在一条直线上,这一般是比较豪华、比较富有的人才能够有的。”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邓煜鑫介绍他们的模型。“对于这个模型,我们一共做了是1200多个民居,最后摆上来的是800个。还有建筑,像那些主要建筑,我们大多数都是做了两遍,然后来挑相当好的。”
邓煜鑫说,洪武年间,古城安阳的建筑布局是街巷制,但是它并没完全被街巷制所限制,其中也有房屋布局的自由结合。除了比较特殊的“九门相照”之外,还有三合院、四合廊院等合院式布局。
据介绍,这座建设模型共有17名学生和3位老师,利用将近60天的时间,花费4000余元精心制作而成,由于数据不足,前期他们先对现存建筑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并通过翻阅大量史料,对已经消失的古建筑进行了还原。在繁琐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克服了技术上的困难,由于各构件的体积非常小、数量又很多,粘合工序也比较复杂,他们耗费了很长时间,用耐心和意志亲手制作出了每一个元部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模型制作的17名学生全部来自外地市,通过这次实体模型的制作,让这些外地来安的学子们,都更深入地了解了安阳本土建筑的特色和安阳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3级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邓煜鑫说:“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之所以想做这个建模,是因为我想对它有更深的了解。然后相对于南方的小巧玲珑来说,北方会显得更加地大气开阔。”
据了解,为将安阳本土地方文化特色加入到建筑教学中来,早在2018年,安阳工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就开设了一门课程,名叫《安阳地方建筑文化赏析》,将安阳本土的一些富有特色的古建筑文化和城市形态,让同学们做深入地了解。
鼎野模型公司专业的上海建筑模型制作设计公司 可提供地产模型、建筑模型、工业模型、规划模型等产品,均可加工定制,制作及质量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非常值得信任、声誉可靠欢迎大家前来咨询电话1381650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