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标准有哪些,种植修复已经成为如今流行的口腔健康的修复办法了,那么种植修复必备的基台当中,要如何根据患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基台呢?下面分享下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标准吧。
1、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方式合理且界面匹配
基台与种植体连接方式的种类较多,不同的种植体系统其基台-种植体界面亦千差万别,比如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为十字锁合连接,nobelactive种植体为内六角锥形连接,bicon种植体为莫氏锥度连接等。在选择基台时,不仅要确定合适的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方式,更要保证基台接触面与种植体平台相匹配,这样才能使得基台与种植体连接紧密,获得强大的固位力及较为理想的微间隙。理想的微间隙能有利于种植修复获得长期良好的效果。现在较为常用的连接方式多为采用平台转移技术的内连接,比如莫氏锥度连接和锥度螺丝连接等。由于基台-种植体界面的连接方式多由植入的种植体的平台结构决定,因而在种植术前设计时就应确定基台与种植体的连接方式。
2、根据种植体的方位选择基台
在选择基台时,还应该考虑种植体的方位与最终修复体或邻牙牙冠是否一致。就种植体的位置而言,如果种植体的位置合适,则可使用预成基台,既节约费用又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如果种植体的位置与理想位置的偏差较大,比如偏颊侧或偏舌侧,则需要使用个性化基台来补偿种植体的位置偏差。
就种植体的长轴方向而言,种植体的长轴方向既影响着螺丝固位与粘接固位的选择,又影响着角度基台的使用。如果美学区种植体的长轴方向使得中央螺丝通道开孔于唇侧,严重影响美观效果,则常选择粘接固位的基台。如果种植体长轴距理想轴向成一定角度且在角度基台的角度范围内,则可使用角度基台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种植体的方向,如在行“all-on-four”治时,多采用17°或°的角度基台进行后期修复。有研究表明角度基台的使用会增加种植所受的侧向应力,但这种应力在生理学限制范围之内。所以,角度基台使用须谨慎。
3、根据软组织形态选择基台
软组织的形态包括种植体平台上方的软组织厚度及轮廓。在选择基台的穿龈高度时,需要考虑种植体平台上方的软组织厚度,以便制作美观以及卫生的修复体。为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美学区修复体的边缘应位于龈下1~2 mm。当修复体的美观重要性不高时,修复体的边缘设计为龈上边缘。维持良好的软组织轮廓是美学修复的重点,个性化基台通常能准确复制牙龈的现有轮廓,为修复体建立良好的穿龈形态。颈部直径合适的标准基台也能够建立较好的软组织轮廓。
4、固位方式
种植修复的固位方式主要分为螺丝固位和粘接固位。粘接固位美观性更好,而螺丝固位便于维修,不会带来粘接剂残留的问题。sailer等[7]的研究表明使用粘接固位或螺丝固位的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之间没有显眼性差异,粘接固位更容易出现生物学上的并发症,而螺丝固位更容易出现修复技术上的并发症。不同的固位方式,其对应的基台也不同。螺丝固位可选择锥形基台、复合基台、铸造金基台、个性化基台等。粘接固位可选择美学基台、铸造金基台、个性化基台等。当然,锥度固位既不存在粘接剂残留的问题又能获得良好的固位力,是一种值得选择的固位方式。锥度固位的基台常常选用无肩基台。
上述关于种植修复基台的现在标准的介绍,希望能帮助临床医生们更好的了解基台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