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要点1: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做大直接融资、股权融资必将做大做强证券行业。近日,证监会在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353号提案时表示,为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将鼓励和引导证券公司充实资本、丰富服务功能、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大技术和创新投入、完善国际化布局、加强合规风险管控,积极支持各类国有资本通过认购优先股、普通股、可转债、次级债等方式注资证券公司。且从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将按照发展股权融资、优化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整体需求,坚持新股常态化发行,重视市场投融资两端的平衡,明确市场预期,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推动发行、注册和市场承受力的有机统一衔接,切实防控各类风险。我们预计认为未来各类政策不断落地,大行加大对券商融资的支持,券商金融债发行、短融增额,均有利于券商降低资金成本,提高杠杆率,从而提升roe。此外,随着牛市第二波上涨逐渐展开,股市成交量将放大,券商高贝塔特征将逐渐显现,券商业绩更能进一步提升。此外,央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发表《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署名文章,即使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趋近,我们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始终坚守好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福祉的初心使命。
要点2:保险方面,长期医疗保险费率调整细则出台,保险“开门红”在即。本周,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的时间间隔、条件等,对险企及投保人都做出了适当的制度安排。《征求意见稿》鼓励了保险公司开发期限更长,保障程度更高的产品,有利于险企控制赔付风险,引导长期医疗保险健康发展。保险公司进入“开门红”预售期,年金险成为开门红热点产品。部分险企已在银保渠道投入产品,预计银保渠道阶段性回暖。此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的公告。本次参评的保险公司包括77家财产险公司、74家人身险公司,共151家。其中,财产险公司中,有20家为a类,51家为b类,6家为c类。人身险公司中,有13家为a类,54家为b类,6家为c类,1家为d类。具体来看,财产险公司中,人保财险、大地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等为a类;人身险公司中,中国人寿、太保寿险、平安人寿、新华人寿等为a类。
要点3:拟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建议关注期货板块。沪深300etf期权及股指期权推出,补充了目前股指期货对冲工具的不足,将降低指数对冲的成本。同时大幅提高市场的覆盖率和对冲效果,满足资金风险对冲需求,将助力长期资金入市,提高市场参与度。 在监管政策的引导下,信托通道业务放缓、房地产信托规模收缩,根据统计数据,三季度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规模环比下降32.08%,规模占比环比下降3.02%。9月份新增信托规模中,投向实体经济的信托资金规模占比68.52%。在降通道、控地产的目标下,需关注信托业转型效果。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波动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市系统性下跌风险;监管趋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