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口合同,0增项!”
“增项控制在预算的5%之内!”
“除非你改方案,否则无增项!”
这些话听着好耳熟!装修属于手工活,没有哪个装修公司敢打包票说自己没有增项!
我们最常听到的增项吐槽就不少!
“设计师答应我的事情,怎么还算增项?”
“现在还没装完,我的增项都好几千了!”
......
这些增项合不合理?
业主要如何避开恶意增项?
其实增项大致可以分三种:
主动增项
不可预计增项
恶意增项
合理的增项业主都能接受,恶劣的是恶意增项,业主防不胜防!
1、主动增项
签合同之后,因为自身改动而增加的钱。
1.吊顶:设计合同后更改设计方案,增加中央空调等。
2.贴砖:非标砖、地砖上墙都会增加费用,好的设计师要提前告知,这可能会影响业主买砖的决策。
网红六角砖人工费就比常规瓷砖贵很多
2、不可预计增项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可控因素而增加的钱。
1.结构柱:施工中出现结构柱,增加了施工难度,费用增加。
2.墙面找平:保温层正常施工无需找平,一般是老房改造,为了后续墙面施工质量,必须找平。
3.石膏线:预算一般不报,但因为需要遮挡墙角的线管,所以设计师会为了美观建议业主做。
4.电路:按建筑面积算,不太会有增项。除非后期增加大功率电器插座,多拉线路,还有就是按米结算的,由于现场施工布线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线路的排放,在前期是非常难做到精准预测,都是不可预计费用。
自主增项和不可预计增项普遍业主都能接受
需要防备的是恶意增项
3、恶意增项
现在很多装修公司为了签单故意降低报价,后期施工中再通过增项达到整个装修合同的利润。
其种这九种属于比较常见
1.施工面积:按图做预算,面积少算,是设计师不合格!
2.水路:按米算钱,预算中估算的数据不会差太多,除非遇到恶意绕管,大公司这种情况很少。
3.杂活:粉槽,补边边角角,都按建筑面积算,设计师为降低报价故意漏项,后期做好才收钱。
4.包管道:不同包管,施工方不同,费用不同,但预算都是明确标注的,故意漏项就是恶意。
5.地面找平:铺地板,一般无需地面找平,除非地面落差过大,预算不报,后期收钱,就有恶意增项的嫌疑!
6.降门头:门洞太高,做非标门费用高,且不美观统一,设计师在初期预算时就应该建议业主降低门头,而不是后期临时收费。
7.门套打底:一般标准门洞尺寸2090*890mm,做预算时设计师要告知业主,否则后期施工临时加钱,有恶意增项的嫌疑!
8.运费:材料搬运、垃圾清理,报价上应该是写清楚的,除非后期额外帮业主搬东西,否则出现增项都是装修公司的问题。
9.总价:增项不一定出在装修公司!做半包时,设计师抬高基础装修预算,故意降低业主主材预算,导致业主实际支出增加。
敲黑板
很多东西设计师不会每个都讲到,看预算全靠自己,业主要学会主动去问。
①预算低于市场价很多,有猫腻!
②不能光看图纸,要问“预算里面不包含什么?”
③口说无凭,一定白纸黑字写下来!
④涉及增项,业主、装修公司、设计师、项目经理,多方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