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涨价的后果不是缺货断货,而是给假农资可乘之机

近期,农资多种品类继续涨价。不少柑橘种植户都在反应,确实,由于环保压力,农资市场的供求量下降。农 面,除草剂中的氟草烟、精恶唑禾草灵等涨幅上调厉害;杀菌剂中咪鲜胺、嘧菌酯、三唑类市场供应紧张;杀虫剂中甲维盐、阿维菌素均呈现不同程度上涨态势,“缺货、断货现象”再次搅动农资人的神经。
受供求关系影响高价农资仍是“一厢情愿”
目前,原材料固然涨价,但受供求关系影响,农药上不敢涨价的产品仍占七八成。对涨幅较小的产品来讲,各个环节不敢轻易涨价,对涨幅大的产品来讲,涨太高会失去性价比,被其他产品代替。
柑橘种植户都知道,此次涨价不是来自需求端的驱动,而是上层环保压力,一旦环保放松,产能释放,供大于求的格局改变,价格很有可能大幅下跌。安徽亳州经销商赵心伟说:“涨价遇到强需求时,涨价的优势才能刺激市场,当涨价遇到市场低迷,对市场造成的伤害也是挺大的。”
特别是在粮价持续低迷,果蔬严重滞销的当下,农资涨价一直高歌猛进似乎只是一厢情愿。生产到制剂企业迫于成本压力虽然都开始不同程度涨价,但对渠道商而言,涨价的呼声并不高,尤其是大田方面。
“年前囤货多,年后受二维码限制出货难。再加上小麦倒春寒、赤霉病等多重打击,今年亩产平均500——600斤,比较低,农民购买农资积极性差,需求量下降,根本无法涨价”在安徽、河南采访时,不少经销商跟记者反映。
对柑橘种植户来讲,他们对高价格非常敏感,不愿意接受,但也比较无奈,因为他们除了种地,别的也不会,所以面对涨价,就有农户表示,你们涨价我们没办法,反正那么多卖农药、肥料的,谁家的价格低就去买谁的。
高价农资买不起
低价假农资就有了可乘之机
2018年3月开始,全国各地造假事件层出不穷:东北惊现大量假农药化肥,以低价为噱头到处忽悠;云南、广东等经作区敌草快装百草枯造假事件屡禁不止;山东宁阳查出首例农药二维码造假案,并发现多个严重违规农药产品出现……
需求滋生了假农资的泛滥,在广西桂林、南宁等地我们发现,假货令当地经销商十分头疼。据了解,这些假冒伪劣产品不但包装精美,名字起得也相当“霸气”,重要的是价格低廉,效果立竿见影非常受欢迎。
假冒伪劣农资之所以猖獗,除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外,农民真假难辨,容易被忽悠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农资涨价潮的刺激,对本来种地就效益低的农民来讲,谁会舍得大投入?
用涨价潮倒逼行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是不太可持续的。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化肥农药危害和使用量;通过教育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通过种植补贴,价格补贴给大户和散户,提高他们的种地积极性等。
仅靠执法部门打假力度不够
多方合力为农民遴选性价比高的产品
才是出路
2018年,全国质检部门打假力度毫不手软。截止目前共查办639起假农资案涉案货值915.058万。当然,仅靠执法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经销商不能再进假货销售了,广大种植户更不能贪图小利选购使用,以免遭受不必要损失。
四川金色果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晚熟柑橘核心产区----眉山东坡。是集晚熟柑橘种植、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分拣包装、商贸运转、四川丑橘批发于一体的水果企业。致力于把纯正的果橙送给国内外各地的消费者,供应绿色水果、有机水果和地理标志水果。
四川金色果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