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家指出:联合毒性评估中常用的毒性当量因子(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 tef)法是对二噁英类进行毒性评价的主要方法[44],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以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对二噁英类这类化合物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并对其加以监管控制。tef法参考的毒性数据本身并不能表征二噁英类所造成的毒性和生物学效应,只是ahr激动剂对cyps的应激,主要包括两个终点[45]:二噁英类同ahr的亲和程度和其对p4501a1的诱导能力。通过上述对ahr激动剂受体作用机理的认识,这两个终点均可以间接地表征二噁英类毒性大小。需要强调的是:tef方法参考的活体实验的毒性数据是通过模式动物口服摄入二噁英类的来获得,只能外推应用于例如以饮食摄入为途径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所以直接应用tef法对土壤、沉积物和飞灰中各种二噁英类进行潜在的健康风险评价的做法原则上并不正确[45]。但是tef制定专家组认可利用tef法计算这些环境基质中二噁英类的总毒性当量( toxic equivalent quantity, teq),并以此来表征二噁英类在这些环境基质中整体污染程度。
tef方法目前共有两套标准,分别是1989年epa公布的国际毒性当量因子(i-tef)和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重新修订的who2005-tef。tef法以2,3,7,8-tcdd作为指标化合物(index chemical),并将其tef数值定义为1,以多次离体或活体实验中所得到二噁英类相对毒性当量(relative potency, rep)数据为基础,并经过专家组判定从而确定其他不同二噁英类毒性归一化为2,3,7,8-tcdd的毒性大小。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获得样品中数种二噁英类同系物浓度,再应用tef法获得样品的teq。
tef法是基于联合毒性中的剂量加合模型(dose additive model, ca),这一模型的成立基于以多种假设,包括:二噁英同系物或结构类似物应当具有类似的浓度修饰(toxicokinetic, tk)与效应修饰(toxicodynamic, td)方式,此外还具有相类似的剂量-效应曲线形状。 显然,这些假设条件是很难全部达到的,显示了毒性当量因子法的局限性[45]。 但是从整体来看,大部分毒性数据能够较好的验证剂量加合模型[46-48],方法简单易行,tef法因此得到了大量的认可和应用。
检测中心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大连化物所官网:http://www.dlhwsfx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