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种橙子不能急,我快90了还在摸爬滚打...


(文章来源:大丰收柑橘植保)褚时健,“褚橙”这一国内柑橘难以超越的品牌的创造者 ,我比较习惯称呼他为褚老。作为云南人,他是少年时代里大人们不断讨论的话题,是活着的传奇,他在动荡时代中颠沛流离,改革开放后成为千亿红塔的奠基人,辉煌期入狱但是74岁后开始种橙,结果褚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对产业的贡献不在于种出多少橙子,而是让我们看到中国农业品牌化、规模化的可行性。而他面对命运波折不屈不挠的态度更是大家的精神财富。分享一篇对他的采访文章,以下为《中国青年报》在云南玉溪褚橙果园对褚时健的专访节选。
01“经历几十年,七八十岁才有点耐心了”
记者:很多人好奇的是,您74岁时决定种橙子,橙子要好几年才挂果。您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更快速见成效的事?
褚时健:现在社会上太多人这么想,都想找条直路走。尤其年轻人,大学读完书进入社会刚几年,就想搞出名堂,实际不是这样。人生很多事,不是一条直线。
我也曾经是年轻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社会变动很大,很多希望都破灭了。尤其是我40来岁的时候,几乎一切希望都不存在了。当你抱着很大希望的时候,失望很多;当看不到希望之后,希望又好像慢慢看得着一点。
记者:现在不少年轻人有种浮躁的心态,想“一夜暴富”,不能承受短期内没有回报的事情。您怎么看?
褚时健:时代不同了,年轻人期望值很高。现在年轻人的知识面、信息量比我们那时强多了,但年轻人的特点还是一样:把事情想得很简单。有一次,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找我,说自己大学毕业六七年了,一件事都没成功。他是性子急了,目标定得很高,想“今年一步、明年一步,步步登高”。我对他说:你才整了六七年,我种果树10多年了,你急什么?
记者:您创业就从来不急吗?
褚时健:我们开始时,眼前是一棵这么高的小树(膝盖高的小树),还有满山红土。我开始也急,也想马上成林、马上有利润,种了两年树,还是满山红土,(橙子销售)到了2007年还不好办。但是我历经几十年,在进入七八十岁时,就有点耐心了。现实教育我们,果树每年只能长这么高,肥料、水源等问题都是原来想不到的,所以急不得。
记者:您在农业技术方面的积累,此前几乎为零,为何认为自己能超越有经验的农民和有知识的农业专家?有没有做好“种橙子失败”的打算?
褚时健:那是要想的。一件事,一点不懂,我不敢干。我学了七八成,有七八成把握,才敢干。我考察了水果市场,外地运来的冰糖橙很贵,本地的便宜,但产量少。我就想,除了天灾,总能整成。
02“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青年中创业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有能力承认、承受失败。您怎么看?
褚时健:年轻人现在不过二三十岁,人生历程还很长,要二十年见成功。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大事业。困难多,搞好一点,信心就大一点,只有这样走,一步一步来。比如橙子,只要一公斤能赚一分钱,上万吨就能赚多了。你想心急,就做不成。
记者:您说要二十年见成功,但很多年轻人想“赚笔大钱,一劳永逸”,您怎么看?
褚时健:以前有不少人在社会变动的时代抓住机会,一下发了大财,比如搞房地产。还有人靠亲戚、靠父母,现在财富很大,我也认识。但现在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靠机遇、靠父母,我也认为他将来守不住。
记者:有人说您这十二年来种橙子是“触底反弹”,您自己怎么看?
褚时健: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
记者:很多人都问过您的“触底反弹”秘诀,想取经,您都怎么回答?
褚时健:种橙子的人不少,但现在可以说,要像这样种好上千亩的还不多见。有的人来我的果园看了一次,回去就开了八九万亩的新果园,但我看来,基础没打好,后头要吃亏。
像今年我们碰到的难关,十几年没遇过。连续高温一个多月,果子都被晒掉了。但你看我们的五条管道从对面大山来,面对高温,果园有水维持。别的果园如果基础不好,损失就大。而我们还能保住和去年一样的产量,就是因为农业基础打实了。
这个也是年轻人很难理解的。人在年轻时,要先学会吃苦,要实实在在挣钱,才能拿得住。就像搞农业,如果你质量搞不好,经过一个周期,10元资产就变8元了。
记者:现在卖什么都讲“互联网思维”,作为80多岁老人,您“跟潮流”吗?
褚时健:电子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一昏,质量下去了,很快就会垮。
03总想找现成、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
记者:以前您办国有烟厂,有人说您是靠政府垄断资源成功,现在您自己种橙也成功了。但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想去国企、政府“背靠大树好乘凉”,您怎么看?
褚时健:这几年,不少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总想找现成、找运气、靠大树,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八十多岁,还在摸爬滚打。
我现在蹲下就站不起来了,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记者:很多人好奇,当初您承包橙园,怎么能保证看到挂果?
褚时健:看得到。因为我承包时,这里就有3000棵老果树,每棵管理成本10元,产50公斤冰糖橙。直到现在,这些老树还在。很多果园七八年的树就衰了,广东、广西的同行问我:为什么你的老树还挂果?到底几年淘汰?我说,30年。
记者:为什么考虑得这么远?冒昧地问,30年后,自己还能看到吗?
褚时健:(笑)这也是对社会、对中国土地资源有用的事。如果土地涵养好了,同一块地的水果产量能从一吨升到两三吨,就能省出千百亩土地。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人站在顶峰的时候,而是看这个人从顶峰跌落谷底之后的反弹力”。这是褚时健在接受采访时讲的道理,也该是许多年轻人的信念。
四川金色果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晚熟柑橘核心产区----眉山东坡。是集晚熟柑橘种植、水果冷藏保鲜、水果分拣包装、商贸运转、四川丑橘批发于一体的水果企业。致力于把纯正的果橙送给国内外各地的消费者,供应绿色水果、有机水果和地理标志水果。
四川金色果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