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茶是什么?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生活,是一种文化,茶之一字还象征长寿,古代文人把108岁的老人称为”茶寿老人“。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你且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在我国,茶杯誉为”国饮“,茶杯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中国人都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人民各阶层。同样少数民族也好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zui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还有一直观的说法就是:于神龙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氏。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茶道,作为中国人,这一名词大家应该病不陌生。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链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
茶叶与爱情,历来都被人们拿来相互比喻,俨然茶叶与爱情有着莫大的关联。明朝郎瑛的《七修类稿》记载,“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而远在唐朝的时候,茶叶就与婚姻相结缘了。文成公主和亲入藏时,作为陪嫁的嫁妆中,就有茶叶。之后,茶叶便与金银首饰一块成为出嫁时的必需品,并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婚俗礼仪的一部分。到了宋代,由于茶树“植而罕茂”,使茶被赋予了程朱理学从一而终的寓意,茶由女子的嫁妆礼品转变为男子求婚不可缺少的聘礼。
七夕情人节,你们也许能因为一盏茶而有故事;朋友之间因为送茶而建设起健康的生活态度;一杯茶,一本书,坐看天空云卷云舒,喝茶是一个女人迈向优雅从容的zui好方式,单身的你因一杯茶而绽放美丽。
爱情如饮茶,需要静下心来,用心灵去慢慢品尝,越品越有味、越品越真实、越品越绵长……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我有茶,你有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