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联机氟利昂空调的那些谣言,你知道多少?
一、能效比(iplv)
iplv(c)是根据gb/t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要求,通过测试空调机组在四个不同的制冷运行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并计算得出的。其综合反映了多联机在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效率且统一了测试方法,是多联机产品节能性的指标数据。
iplv的计算公式:iplv=0.05×c100百分之+0.3×c75%+0.4×c50%+0.25×c25%
可目前国内对iplv的测试处于无序状态,首先对测试室内机的连接台数无要求;其次,对测试室内机的容量、风量大小无要求;其三,测试时,可通过电脑程序的调节,调整机器运转设定。但它对室内机的连接台数、容量、风量大小都无具体的测试要求,那我一台6hp的外机连接3台2hp内机所计算出来的数值和连接6台1hp的内机所计算出来的数值,因为热交换面积不同,数值肯定是不一样的。并且现在国内的iplv值已经超越guo际水平,这种数据的可靠性是大打折扣的。所以同样某日系企业,两种测试标准得出的iplv是大大的不同,所以这种指标在目前国内的现状就当个笑话看看就成。
二、分歧箱与分歧管
关于分歧箱与用分歧管哪个好的说法每家都说的扑朔迷离,可真像其实很简单,分歧箱技术就是大金发明的,但从vrv机型问世以后,这个技术就被大金抛弃了,日本本土目前多联机全部都是分歧管技术,这也证明了分歧箱本身就是落后的技术,而且按照目前国内用分歧箱技术的某日系品牌,其家用分为三个系列,菱睿 菱耀和菱尙系列,菱尙为低端机型,菱耀为中端机型,菱睿作为gao端;中端的菱耀系列用分歧箱,作为gao端的菱睿反而用分歧管,关于哪个好的争论我想基本就一览无遗了。从实际来说,分歧箱耗材多,末端衰减大、冷媒易泄露、以及分歧箱本身的冷凝水问题都远远多于分歧管的焊点多的问题,要说分歧箱有什么可取之处就在于检修是方便了,可真要是铜管故障,换起来的痛苦远远不是如说的那么方便了。
三、使用寿命
现在说的中央空调,都是氟系统的热泵型空调,工作原理都是冷媒蒸发时从室外空气吸取热量(冷量),当室外温度低于0度(高于38度)时,外机冷凝器换热面积就会大幅度萎缩,蒸发温度的温差也就会变小,随之而来就会制冷(热)效果下降;而冷凝器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换(冷)热效果,尤其现在室外空气质量十分的差,那么随之带来的腐蚀冷凝器问题也愈发严重,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了3-5年以后的老空调会在性能或耗电上面不如新空调。因为目前的中央空调的设计寿命都是在15年或以上的,这可不是那些设计寿命在8-10年的壁挂机和柜机可比,但以上这些原因却不可避免,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再要强调中央空调要选用双风扇或者上出风大外机,及要考虑重量的原因,因为这些机器的换热面积大,重量重,理论上冷凝器也多,经得住岁月的洗礼,换热面积大,也可以抵消部分因为环境所造成的腐蚀。终定论就是小外机的中央空调还是尽量不要选用,那点差价在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面前还是微不足道的。
四、噪音
现在各种宣传单张里面,每个厂家都在不尽余力的宣传噪音,无论是23分贝,21分贝甚至某些厂家说的19分贝,这里只要关于任何噪音的具体数值都是虚假宣传,简单的道理,只要人体处于自然环境下,其所处的自然环境音就不可能低于30分贝(如果某些人不信,尽可以下载手机app的噪音测试软件或直接买个噪音仪测试,测出如果自然环境低于30分贝,我承担法律责任),那么厂家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一般都是在半消音实验室中出来的,这种环境里面的声音与我们现实环境相差迥异,个人觉得连参考价值都没有,何况,每个厂家,记住,这里是厂家的单页封底,下面都有一行小字:本单页数据或内容仅供参考,实际以空调铭牌或空调实际机型为准。这就是一个免责声明,重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随便看看,不要当真。任何品牌的中央空调,无论哪里出哪里产,其实际噪音都会比同匹数的挂壁机或柜机响。
五、室内机
现在某些品牌大肆宣扬的内机超薄,超窄,适合各种安装,消费者以为这是一些厂家的创新,以为这样的内机对吊顶要求降到了很低,殊不知,这又是一个隐藏的陷阱。真相是:空调的室内机越窄越小,代表着空调性能的下降,起码内机的蒸发器不会多。其实日本的薄型风管机尺寸都不会太薄,一般都是在高度23.5-30厘米左右,深度都是在55厘米到70厘米左右,无论日立,东芝还是大金,松下,莫不如是。做薄不是难事,但是做薄还不影响性能就是一个大大的难事,日本的企业深知其中利害,否则以日本本土的技术难道还不能做到,反而国内的技术“ling先世界”了?一般建议内机尺寸长度不要小于80厘米(出风量保障)高度不要低于20厘米(实在是国内已经把这个尺寸作为标准,没法说了)深度不要低于50(深度太浅影响出风效果,噪音变大,大多数厂商会减低风量来弥补,可这又导致了制热效果的下降)。
六、排水泵
1:排水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排水泵具有逆止伐的功能,保证管內冷凝水不會逆流,当冷凝水积聚到一定程度,触发排水泵电机工作,排出冷凝水,基本不受排水高低落差之限制。
2:中央空调为什么需要配置排水泵?
当室外机高度高于或等于室内机的高度,导致室内机不能自然排水的情况下,那么就需要安装排水泵。
3:排水泵真的能减低吊顶层高吗?
现在市场上的薄型风管机高度基本在20厘米左右,由于空调不能紧贴顶部墙面(紧贴墙面容易造成空调开启后共振),一般需要预留3厘米左右,加上做吊顶的本身厚度,一般一个吊顶完成后在25-26厘米;可是这种安装方式,导致空调在吊顶内全被嵌死,万一有情况,丝毫不能移动,更安全的做法是,再预留3-5厘米的空间,所以一般一个薄型风管机,标准安装规划是做到28-30厘米才是安全可靠的。标准:自然排水是1米预留1厘米的自然排水坡度,所以一个空调内机按照标准安装,可自然坡度排水8~10米的预留,一般普通家庭用,一个内机链接铜管长度也就在5-8米,自然排水足够使用,吊顶高度也不会比安装了排水泵的吊顶高。
4:排水泵的缺点是什么?
排水泵的缺点首先市面上的中央空调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内置排水泵配置的成本基本都在200元之内,这种排水泵在5年内的损坏概率为千分之一;看上去好像概率不高,但谁敢保证下一个不是你!而这种排水泵使用年限能在10年以上的也只能用凤毛麟角形容;毕竟排水泵本身也算是个电器类产品,而电器产品长期在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损坏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何况还是便宜货!那么好的提水泵有没有,市场上肯定有,可是大多售价近千元,厂商是不会把它内置的,再说这种好的排水泵,起码高度都在30厘米左右!而现在的机器都是超薄型的,内置是不可能的!第二个问题是比较致命的,由于之前在排水泵的工作原理上所述说(当冷凝水积聚到一定程度,触发排水泵电机工作,排出冷凝水),它工作的时候会有马达电机的声音,可不工作的话,是没有声音的;可万一排水泵损坏,那么客户只是认为没有排水泵没有启动,而不是损坏,当积水盘水溢出来之后,才会发觉,这个时候,造成的损失已经是不可避免,而由于此时,大都已经过了保质期,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阶段了,维修加损失,那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多一个功能,多一个隐患,何况排水泵还是有如此多的隐疾,那么为什么那么多厂家还会去做这种内置式的机器,其实厂家思考的一个是多了一个卖点,多了一个隐性收入(市场买200的提水泵,加在机器里可以多加400,以此类推);第二个是因为那些说不出口的原因,机器深度太浅影响自然排水,只能用排水泵来补充,所以一般的消费者需要去为厂商的无耻去买单吗?何况这个无耻的买单还是有可能危及客户自身的安全?能用自然排水才是好的,这个才是安装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