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文本达成一致12月 13日晚,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对外发布。声明称,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随着双方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美方已经承诺将取消部分对华拟加征和已加征的关税,并会加大对中国输美产品关税豁免的力度,推动加征关税的趋势从上升转向下降。中方也将相应考虑不实施原计划在 12月 15日生效的拟对美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措施,但目前第一阶段协议文本正在履行审核程序,涉及协议具体内容和数据将在以后发布。受中美磋商利好消息推动,全球金融市场和企业界均作出了积极反应。
联合点评:中美经贸摩擦一年多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以及全球资本市场都造成了较大冲击,特别是对中美贸易、中美股市负面影响突出。此次中美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实质进展,外部风险有所下降,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均构成重大利好, 有助于全球经济触底企稳和我国资本市场预期改善。同时,逐步减免关税也有助于带动相关生产与贸易恢复到正常水平,显著缓解两国贸易相关企业与家庭的经营压力。
根据特朗普的表态,中美第二阶段谈判可能很快启动,预计中美贸易摩擦将继续趋向缓和, 但也仍应对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保持警惕。
中国 11月 cpi 同比上涨 4.5%12月 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11月 cpi 数据。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继续推动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行,11月,中国 cpi增速环比扩大 0.7个百分点至 4.5%,高于此前的预期中值 4.3%,为2012年 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猪肉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价格环宋体楷体比上涨 3.8%,涨幅相较上月回落 16.3个百分点。同比来看,猪肉价格上涨 110.2%。
联合点评:11月,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 13.9%,影响 cpi 上涨约 4.1个百分点,成为cpi 上涨的主要推手。就食品内部而言,猪肉价格同比上涨 110.2%,是食品分类价格上涨的最大推手。受政府不断稳定猪价相关政策的出台,近期生猪市场供给有所增加,猪肉价格环比涨势放缓,但基数影响导致其同比继续走高。随着未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动猪肉供给增加,平抑价格措施的实行,预计生猪生产将出现转折性的积极变化。预计猪肉价格回落将带动 2020年二季度后中国 cpi 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