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新科技应用规模比较大的业务板块,即刘强东引以为傲的京东物流,旗下“亚洲一号”仓库,京东称其具有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征,得到国内众多一线科技媒体 传播,据称其聚合并大规模应用了京东集团重金研发的诸多黑科技。
因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导致二季度京东集团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51%。
财联社记者近日卧底暗访了一座位于华东的“亚洲一号”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化程度,发现这又是一次和最近京东集团对刘强东在美涉嫌“性侵”事宜做出失实声明类似的事件。
刘强东号称未来十二年,京东集团要转型为轻资产的科技公司,就目前实际表现看,刘强东要花费的,可能远不止12年时间。
自动化率10%的智能仓库
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在美涉嫌性侵事件仍在发酵中,此前京东关于此事的声明,被证明有多处失实,有三家美国律所准备就此失实声明展开调查,并邀请因此事而受损的投资者发起集体诉讼。
事实上,京东集团对外发布失实事实的,远不止这则声明。
近日,财联社记者暗访了京东集团位于华东的一座“亚洲一号”仓库,发现与京东集团去年9月新闻稿所称“90%以上操作实现自动化”的情况,存在巨大反差。
也就是说,就财联社记者暗访调查所知,去年京东新闻稿所称的“事实”,同这次声明一样,也存在重大事实失实。
一进入库区,记者并没有看到期待中的无人机和无人车,映入眼帘的是一群正在卸货的工人。从卸货、货物入库到出库装车,三个环节没有机器辅助,全靠人工完成。
眼前这片像极了图书馆的库区,据称有92万类图书。
这些图书从各个出版社运到库区,经人工卸货入库,就由仓库工人按照编码分类以便查询。收到用户网上订单后,仓库工人以人工方式查询编码并找到图书,送上传送带,接着进入装箱环节。
在以上整个过程中,仅传送带有着一丝机械色彩,而使用传送带“也只是为了节省工人走动的时间”,但与智能化和自动化扯不上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自动传送皮带的长度都近10公里”,这是去年京东新闻稿中力证“亚洲一号”仓库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例证。
装箱环节同样依靠人力。
据财联社记者探访得知,装箱也无法实现智能化或自动化,因为这需要大数据精细计算才能获知每批货物需要何种规格的包装,经向工友询问得知,“目前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此等要求,只能靠人工经验。”
装箱的下一个环节是分拣。
没有意外发生,在分拣设备前,主力还是工人。据财联社记者调查,此处虽有部分设备,但“由于环节设计存在较为复杂的问题,导致设备利用率不高。”
去年,有科技媒体报道称,记者所在的当前区域实现了全程无人分拣,每分钟可分拣9000件货品,1小时能分拣54万件,每天自动处理1296万件货品。
但财联社记者现场了解到,实际真正能做到的量是40万件/天,平时单量不足以满负荷运行。整个分拣区共配备400多人,有些异形货件无法通过设备分拣,需人工处理和搬运。
要说完全没有机械化应用,也不准确,因为每天分拣40万件货量,原本需要2000人,现在使用了这套系统,所需人力已压缩了约1600人。
货品分拣后出库,再通过人工方式,搬运上车。
就财联社记者现场观察到的整个流程,没有哪个环节不需要人工参与。
所谓自动化或智能化,由此可知。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京东集团有13个亚洲一号仓库,其中除了一个无人仓,其他的都是和财联社记者看到的眼前这座亚洲一号仓库一样。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在整套流程中,亚洲一号实现的自动化程度,比例比较低,“约占比10%。”
至于无人仓,由于技术限制,目前只能实现像手机这样的小型物件的流程自动化,并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眼下正当盛夏,这座位于华东的“高度智能化”仓库,库内没有配置降温设备,刚进入库区十数分钟,还没开始搬运货品,记者便汗如雨下。
说好的技术转型在哪?
二季度,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non-gaap)归属股东净利润4.8亿元,同比下滑51%。
京东财报解释称,这是“由于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所致,而京东集团在技术上投入比较多的就是京东物流。
刘强东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未来京东物流仓库要实现“四化”:即自动化、开放化、供应链管理化和全球化。
科技对于京东的重要性,刘强东反复宣称,“要持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未来要成长为一家科技公司。”
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宣德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中也表示,“京东将……继续投资技术,因为公司相信,技术定义零售的未来。”
但从实际财务投入金额看,无论是去年同期还是今年二季度,或者自2014年5月上市以来,京东集团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际投入占净收入的比值,一直徘徊在1%-2.5%区间。不但无法对标亚马逊,也无法和国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相比。
尽管今年二季度京东集团在科技上的投入同比大幅增加(79.8%),但其 值(27.81亿元)实际占其净收入(1223亿元)的比例仅2.27%;去年同期更低,为15.47亿元,同比增长43%,占实际净收入(932.16亿元)的1.66%。
以投入 值衡量,京东集团虽然连续第六个季度宣称要持续加大技术投入,但到今年二季度,仍保持营销费用远超技术研发费用的“老传统”。
今年二季度,京东集团市场营销费用为53亿元,同比增长29.1%,是技术研发投入额的近两倍。去年同期,其营销费用为40.75亿元,同比增长63%。
刘强东高调宣称要转型科技公司,对标美国亚马逊,但其在技术研发投入金额方面,很难看出刘的目标如何实现。
业界也不看好京东集团的这一目标。
据《财经》报道,去年5月,新加坡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毕盛资管(aps)创始人wong kok hoi发布报告指出,把京东比喻成中国的亚马逊是一个错误,京东价值被严重高估,京东对技术投入仅为收入的1%-2%。
8月16日京东发布今年二季度财报后,股价下跌1.21%至31.97美元,市值缩水至456.28亿美元。
前天品网ceo大熊认为,刘强东自认为“懂技术”,恰恰是京东技术研发一直没有长足进展的比较大阻碍。“这也是京东一有融资就投物流的主要原因。”
就亚洲一号实现 自动化这一条,以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财联社记者和库区 工友交流得知,亚洲一号要实现50%以上的自动化目标,“至少需要20年。”
“轻”科技vs“重”物流
京东商城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哪里?相当多的用户认为是购物体验,尤其是“送货快”。
送货快,得益于京东遍布各地的“分布式仓储中心”,也就是各类仓库数量极多,覆盖面很广。广到何种程度?即使是国内三四线城市或县,都能全覆盖,大为降低了货物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知乎上有金融业人士评论称,“如今的京东, 的优点是仓储覆盖面更广,但这种投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入不敷出;相比亚马逊的科技投入规模和方向,京东只是简单的重复盖物流中心、买车和招快递员,仅仅是依靠资本想着把盘子做大,而不是做的更效率比较高、更先进和成本更低。”
对标亚马逊,一直是业界的看法,京东集团本身并没有这么说。
但刘强东最近两年来反复强调京东集团要转型为轻资产的科技公司,并以牺牲利润的方式(二季度京东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据财报称是因为技术研发费用同比大涨所致),换取技术应用进步,这种做法,和亚马逊非常像。
说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2017年,亚马逊技术研发费用折合人民币1419亿元,同期京东技术投入人民币66.52亿元,仅占亚马逊技术研发费用总额的4.69%。
由于“分布式仓储中心”对用户体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京东必须将仓库尽可能地覆盖到多的范围,在这方面的投入,京东无法停下脚步。
随着仓库越建越多,人力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京东的十数万员工,超过80%都在仓配部门工作,劳动力成本暴涨5倍,仅在2016年就突破百亿规模达到108亿元。
刘强东也意识到集团存在这些问题。
在2017年初召开的以“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开年大会上,刘强东表示,“唯有一样东西能救京东,那就是技术。未来,将用无人仓、无人车和无人机取代现有仓储自动化立体库的配送力量,人工智能会深度参与采销、定价、营销各个环节。”
与“轻”科技形成对比的是资产端非常重的仓储资产。
上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10 月,主要从事现代智能自动化物流系统,主要有自动化立体库系统as/rs(automated storage&retrieve system),电子标签拣货系统dps(digital picking system) , 自动导引车系统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自动货柜(automation counter system)等,这些产品与上柏开发并不断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满足客户的物料搬运及自动化物流需求,为客户打造信息时代的全新生产模式,实现生产力的飞跃。
从人工拣选、各种“货到人”自动存取系统,到物料输送与搬运设备及系统,均配备了上柏公司着力研发的物料管理及控制系统(mfc),为客户的自动库、半自动库及人工库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正确的货物在正确的时间送达正确的地点,这就是客户需要的效率比较高的配送物流方案。上柏科技专注于工业及物流仓储企业的内部物流,并不断开发比较前沿的内部物流方案,以确保客户的竞争优势。
欢迎您到我们上海的样库现场,亲身体验我们所展示的零部件智能配送系统ids(intelligent distribute system ),此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稳定可靠的各种自动化物流产品,包括:
①全自动料箱立体仓库
②全自动料箱堆垛机及料箱输送系统
③经济型的agv自动导引车
④效率比较高的的标准件电子标签拣选系统
2)构架优良的物流管理系统且受权威认证的物流工作流程,包括:
①wms立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
②dps拣选及rf管理系统
③agvs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
④cms自动货柜管理系统
基于这些模块化设计的产品与管理信息系统,我们的专家为您实现量身定做的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快速的规划和比较短的施工时间。请咨询4006605611热线,或发送您的需求至info@symbol-tech.com。
样库地址: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工业园区王圩西路280号1号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