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故障的判断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电力电缆的品种和数量也迅猛增长。1951年研制成6.6kv铅护套纸绝缘电力电缆,在此基础上,生产了35kv及以下黏性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的系列产品。1966年生产了66kv充油电力电缆,并在大连发电厂投入运行。同时研制生产了九江和南京燕子矶横过长江的110kv充油电力电缆。1968年和1971年先后研制、生产了220kv和330kv充油电力电缆,并先后在刘家峡、新安江、渔子溪、乌江渡等水电站投入运行。1983年研制了500kv充油电力电缆,并在辽宁省内投入试运行。我们看了这么多成功的例子,那么电缆发生故障的时候怎么办呢?沈阳超翔电缆制造有限公司给大家介绍一下电缆故障的判断方法。
(1)电桥法。
电桥法应用历史较长,不过在新技术不断的出现,电桥法依然有它的优势。这样的方法在检测电力电缆单相接地、相间短路等问题上运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误差也小。传统上是通过计算桥壁平衡调节所得数据和电缆总长度之间的距离测点来寻找故障。但电桥法的不足就是要准确知道电缆的长度等一些原始资料,电缆的相要 有良好的绝缘性。而现实中的电缆故障基本上是高阻和闪络故障,用该方法测量的时间比较长。
(2)低压脉冲反射法。
在电力电缆故障检测中,所谓低压脉冲反射法就是将高频率的低压脉冲发射到电缆中,脉冲在传播遇到故障点或者不匹配点就会反射电磁波,测量仪器会接收到反射脉冲。
(3)直流闪络法与高压闪络法。
直 流闪络法是用来查询闪络故障中的故障点。将直流电压施加在电力电缆故障点中,并将其立刻击穿,此时故障点会出现闪络,测量点和故障点之间的距离通过测量波来获取。如果闪络故障在高电压下被立刻击穿,可以使用此方法。直流闪络法的测量波波形比较简单,而且易于理解,有着高精度的读数。要是电缆故障点的电阻不 高,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因为这样会让直流泄漏较大的电流量,造成电缆线的电压变小。此时就应该运用高压闪络法(冲闪法)。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判断故障点有没有击放电,但是不能说明产生了间隙放电就是故障点被击穿了。
电缆线路能否正确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运行和系统稳定。只有从电缆生产、运输、敷设、安装、试验、巡视、检测等各个方面加强质量管控和验收把关,才能将电缆故障降至低程度,才能确保电缆线路长期运行。
来源:http://www.sycxd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