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治 疗新技术 - 标靶真光刀 (true beam)
真光(true beam)放射治 疗机,效能提升八倍,误差小于1毫米。
真光(true beam)放射治 疗机除了提供传统的6及10 mv高能光子射束外,更崭新的具备6及10 mv-fff(flattening filter free)高强度模式,高的输出剂量率可以达到每分钟2400 mu,相较于一般模式的每分钟600 mu,或已拆除的siemens primus的每分钟300 mu,效能提升了数倍,病人治 疗所需的时间也有机会大幅的缩短。此外,true beam的机械动作及射束控制的精密度也是目前加速器治 疗设备高的,近8顿重的治 疗臂,旋转一圈中心轴的差异仅有约直径0.6 mm。然而,8倍于旧机的剂量率代表原作业场所的辐射屏蔽规划需要审慎的重新评估,以确保工作人员及病人的辐射安全。同时,高精密的机械装置与高准确度的数位控制系统,更需要详尽的品质验证程序,以发挥该设备应有的高水准表现。
真光放射治 疗机足以执行高精密度的立体定位放射治 疗或放射手术,在品质验证的部分,由医学物理科的医学物理师们依据接收测试的标准作业流程,依序验证包括各原件的机械运动准确性、输出射束的能量与剂量分布正确性及各操作功能的有效性等项目作完整的测试。整体而言,true beam的机械动作的准确性差异< 1 mm。射束能量的准确性差异< 0.5%。此种等级的精密度,已足以执行精密度要求高的立体定位放射治 疗或放射手术(srt / srs)或立体定位躯体放射治 疗(sbrt)。
影像导引放射治 疗 (igrt)
临床上为考虑病人每次摆位可能的误差以及呼吸造成内部器官移动的因素,医师往往需要保守性的增加肿瘤治 疗的安全范围,因而造成较多的正常组织的照射。因此利用影像导引技术所提供高分辨率x光二维影像或是三维的影像,在每次治 疗前依据病人骨骼或内部标记的x光定位影像来实施治 疗位置的修正,可以减少治 疗位置上的误差并缩小肿瘤治 疗的安全范围。由于影像导引技术协助放射线能照射于肿瘤内,不但可以增加肿瘤的剂量并同时能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如此才能增加肿瘤控制率并降低正常组织的副作用。
直线加速器附加之x光影像导引定位系统,可以提供二维影像 或三维锥状射束电脑断层影像(cone beam ct),并透过影像融合技术作影像定位与治 疗位置之修正,使用影像导引定位技术所需花费之时间平均约为5~10分钟。
呼吸调控放射治 疗 (respiratory gating radiotherapy)
呼吸调控放射治 疗技术应用于因呼吸因素产生移动的肿瘤治 疗,例如:肺癌、肝癌。本院直线加速器引进同步定位管理系统(real-time position management system),经由放置于病人体表外红外线反射标记盒,追踪治 疗中病患的呼吸起伏来预测内部肿瘤位移之趋势,并同时作为控制直线加速器放射线开与关的依据,以确保治 疗体内移动肿瘤之准确性。另外,配置大孔径四度空间电脑断层模拟摄影机(big bore ct with 4dct capability),可观察记录肿瘤随着呼吸起伏的运动轨迹,并提供直线加速器呼吸调控治 疗的参
深呼吸闭气放射治 疗 (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 radiotherapy)
深呼吸闭气放射治 疗技术可以应用于乳癌或是肺癌的病人,为呼吸调控放射治 疗的一种。其目的为将肺部体积变大并将心脏与治 疗区域分开,更进一步减少器官的移动。病患需能够藉由视讯眼镜的显示来调节其呼吸模式以进行深呼吸闭气放射治 疗。
早期乳癌放射治 疗的新境界:手术中单一剂量放射治 疗
乳房手术中放射治 疗(iort)之特点为它直接在手术中照射肿瘤病灶,进而确保了放射治 疗的精确性。不同于常规术后全乳房放射治 疗时放射线需穿过体表到病灶进行治 疗,乳房手术中放射治 疗可以保护皮肤,心脏和肺部避免接受不必要的辐射以减少副作用。它可以在手术中进行单次高剂量放射治 疗,取代常规术后5至7周全乳房放射治 疗,并且不致于影响其美观或增加照射毒性,能大大缩短治 疗时间,对病患而言较方便,也缓解了很多患者因不能接受长时间的常规放射治 疗而拒绝放射治 疗所导致之局部复发。
文献上已有两项大规模之乳房手术中放射治 疗研究发表─ target-a试验(目前已累积超过3000人)和eliot 试验(目前已累积近2000人),根据国外大型前瞻性随机第三期临床试验targit-a研究(1)结果显示,采用intrabeam系统乳房手术中放射治 疗组和常规全乳房放射治 疗组4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2%、0.95%,中度以上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3%、3.9%,两组并无显着统计学差异。eliot 试验(2)乳房手术中放射治 疗组3年局部复发率为2.3%。
林口长庚医院于2012年引进一台intrabeam系统并取得卫生署许可执行乳房手术中放射治 疗(图2),在手术房中当乳房外科医师切除肿瘤病灶后,将intrabeam系统球形装置器直接对准定位于已切除乳房肿瘤的空腔中进行放射线照射,放射线疗程约20分钟,医师于放射治 疗后再缝合伤口结束整个手术(图3)。如此避免手术后放射治 疗给患者带来的种种不便。上述过程有少数例外不适合: 患者如果于术后病理检验显示切除处边缘仍有残余肿瘤,则必须再次手术切除干净并合并术后5周全乳房放射治 疗;或病理检验显示肿瘤为侵袭性叶状乳癌或性淋巴血管间隙浸润,亦须再接受术后5周全乳房放射治 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