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发展历史
视频监视系统由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后端设备三部分组成,前端设备主要由摄像机、云台及辅助设备构成,后端设备可进一步分为中心控制设备和终端显示设备,前、后端设备之间(传输系统)可通过电缆、光纤或微波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来源: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
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模拟视频监控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数字视频阶段及近几年兴起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阶段。
1、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这个时期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为主,也就是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前端模拟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存储由磁带录像机完成,由模拟监视器来显示。这一代监控系统适合于构建小规模的安全系统,无法进行远距离传输。
2、第二代: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在第一代系统中,磁带录像机存在存储容量太小、线缆式传输限制监控范围等缺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出现,初期采用模拟摄像机和嵌入式硬盘录像机(dvr),这个阶段被称为半数字时代,后期发展成为利用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dvs),成为真正的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在这一代视频监控系统中,dvr和dvs是核心设备,他们的广泛应用使得监控系统可以存储更多的视频数据,摄像机数量快速提升。同时,图像编码处理单元由后台转向了前端,视频图像在前端摄像机编码传到后端进行处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范围广,可以构建城市级规模的安全监控系统,监控规模扩大带来了海量视频数据,使得监控和查阅视频变得困难,从而产生了对视频内容理解的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3、第三代: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随着全球范围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各国部署的摄像头越来越密集,以便用于实时报警和事后查询。但是这也给人工监控视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根据美国圣地亚 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在盯着视频画面仅仅22分钟后,就难以集中精力观察视频画面。由此,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应运而生,其中相当核心的部分就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视频内容理解技术,通过对原始视频图像经过背景建模、目标检测与识别、目标跟踪等一系列算法分析,分析其中的目标行为以及事件,然后按照预先设定的安全规则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有别于传统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24小时不停的自动进行实时分析报警,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由安保人员人工进行监视的模式,也将一般监控系统的事后分析变成了事中分析和预警。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史
来源:《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综述》
二、市场规模及增速
根据中安网市场调研统计,2016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5687亿元,占gdp约7‰,同比增长17%。安防行业中就产品形式来看,视频监控是核心领域,2014-2016年,视频监控在安防产品应用中的比例分别为47.06%、48.33%和50.63%,近五年来,视频监控市场规模年增速约为18.5%。
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中安网
安防产品分类
来源: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
2016年我国安防产品细分行业占比
来源:智研咨询
从下游行业分布来看,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是安防行业需求比较大的两个领域,合计占有44%的市场份额。在视频监控领域,两者也是比较大的需求方,根据2015年的统计,合计占比34%。
2016年安防产品在各行业中应用占比
来源:智研咨询
2015年视频监控应用领域占比
来源:智研咨询
ihs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78台摄像机,而美日韩城镇居民每千人分别拥有123/115/111台,相比发达 ,国内摄像头渗透率还有近50%的提升空间,中西部省份和二三线城市还存在较大市场需求。
各国摄像头安装渗透率对比(每千人拥有量)
来源:ihs
三、产业链介绍及企业
1)上游:处理芯片、光学器件、算法。
处理芯片主要是指解码卡和dvr等设备的关键芯片,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是ti的dsp 芯片,华为海思也开发了集成化芯片使得视频后端设备的制造更为简单,但是也限制了定制化的空间。目前,总的来看,芯片提供商以国外为主。
光学器件主要是指摄像机中的ccd成像器件,因为前端成像精确度是视频监控效果的首要决定因素,目前国内多选择sony、三星等日韩成熟厂商。
视音频算法提供商:目前国内以我国自有版权的 avs 算法为主。
2)中游:监控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
监控设备主要是指后端的dvr数字硬盘录像机和nvr网络录像机、视音频解码卡以及前端的各类摄像机。国内设备制造商实力雄厚,根据ihs对外发布的《2016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海康威视2016年在视频监控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9.5%份额提升到21.4%,实现连续六年(自2011起至2016)ihs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第一。从设备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以数字化、网络化设备增长为主,模拟设备的比重已经非常低。
2015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
来源:ihs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行业信息与研究经验,不作商业用途。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本订阅号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