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吨生活污水处理规格
1屋顶雨水处理工艺 屋顶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洗车、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参考屋顶雨水径流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试验的结果,当自然沉淀时间超过90min时,cod去除率达到30%以上混凝沉淀对cod及ss的去除率明显高于自然沉淀.但混凝沉淀工艺增加了投药设备,成本较高,如果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自然沉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法。
2道路庭院雨水处理工艺 道路雨水水质污染程度大,水质复杂,应先除去初期径流,再进行混凝、沉淀、除油和过滤等工艺处理,必要时增加生物活性炭工艺,然后再回用或回灌地下水。在道路和庭院雨水径流中通常有许多大颗粒杂物和油污,使用滤栅除去径流中的树叶、纸张、塑料废弃物及其他大颗粒杂物,如果滤栅被堵塞,采用溢流装置将水溢至沉淀池。 对于雨水中的油污,采用弯管法拦截。例如,在雨水由沉淀池进入过滤池的管道上安装弯头.使正常水位在弯头的进水口上.漂浮在水面上的油污就被拦截在沉淀池内了。机动车道径流由于污染程度太高,处理难度与成本非常大,故不主张对其处理与回用,可直接排入市政管道进污水处理厂。
3常规雨水水质处理工艺
(1)筛网与格栅。由于雨水中含有较粗的漂浮物与悬浮物,如树叶、果皮、纤维等,为减轻后续处理负荷,
需采用格栅或筛网对其进行截留。格栅采用金属栅条,可用型钢直接焊接制成,以细格栅为宜(栅条间距为2~5mm);筛网采用平面条形滤网,倾斜或平铺放置,滤网间隔应在0.5—2mm之间。对于道路径流雨水需设格栅与筛网去除雨水中较粗的悬浮物质.对于屋顶径流,可不设格栅,直接采用筛网过滤,能去除绝大部分树叶与粗颗粒物质。 (2)混凝沉淀。对于悬浮物含量较高的雨水,加设混凝设备能提高后续处理效率。混凝是水体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混凝剂推荐用铝盐、铁盐或聚合电解质,助凝剂可用生石灰、活化硅酸等。混凝剂投加采用液体投加方式,将固体溶解后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投入水中。沉淀是解决雨水泥沙与悬浮物的适用的方法.形式宜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易于建造,沉淀效率较高。沉淀池停留时间最小不应超过2min,对于屋顶径流(去除初雨后)等较清洁的雨水在沉淀后能去除70%的悬浮物、40%的有机污染物质,可直接回用于绿地灌溉。对于道路径流等污染程度较严重的雨水,混凝沉淀能去除60%~80%的污染物,但仍需进一步过滤处理。
(3)过滤。过滤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去除前处理中剩余的悬浮物固体颗粒、胶体物质、浊度及有机物等,提高出水水质。雨水在过滤之间应去除初期雨水,否则滤池极易堵塞,对于道路径流.在过滤之间还应增加沉淀工艺。雨水过滤池设计一般采用单层滤池和双层滤池,单层滤池滤料可采用细砂.滤料粒径以0.5~1.2mm为宜,也可粗至1.5~2.0mm.滤层厚度为80~l20mm。双层滤池滤料采用无烟煤和细砂,滤料粒径与厚度与单层滤池接近。由于使用率低及操作简易的考虑,雨水过滤一般不设反冲洗装置,而是通过定期清理更换上层滤料的做法防止滤池堵塞。7吨生活污水处理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