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伸缩缝堵漏在线免费咨询


地下综合管廊伸缩缝堵漏在线免费咨询
产生渗漏的原因如下:
1、立墙二次浇筑处即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振捣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连接处的结构不密实,形成较大的结构缺陷,外墙防水层的搭接部位热熔施工不规范、密封不到位,地下水沿搭接处向内产生渗漏;
2、地下管廊非连续浇筑成型,后期开挖施工的底板防水层与原结构底板防水层的搭接部位存在施工不到位、清理不干净、热熔不密实、烘烤不完全等因素。搭接部位的细部处理为底板防水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若密封不规范会造成地下水沿底板结构的裂缝部位或薄弱处向室内渗入产生渗漏;
3、若地下管廊所处区域存在景观湖等,地质层为土、砂、胶泥等,对地下管廊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原有的地下防水层在结构不均匀沉降过程中产生局部较大的拉伸变形,造成防水层搭接部位的破坏,地下管廊由此向内形成渗漏。
具体维修建议:
在结构底板处进行迎水面防水修补施工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建议从地下室室内对底板及外墙部位进行背水面的封堵处理以及室内防水层的再修复,“刚柔并济”,方可形成稳定可靠的防水系统。
底板二次交接部位
1、对后期扩建地下室二次施工交接部位出现明水的区域清理干净;
2、沿出现渗漏情况的二次施工交接部位铲除抹灰层,对于施工缝部位沿缝向内剔槽,槽深控制在5~8cm,在槽内嵌填遇水膨胀止水条,外侧使用防水砂浆封堵,外侧采用速凝型堵漏宝材料进行抹平处理;
3、布孔:用红色喷雾式油漆标明,标示的方法根据渗漏部位的不同确定,大面积的渗漏采用密集的红点标示,裂缝渗漏采用红×标示,一般是沿着裂缝的走向每隔10cm两边交替标记,单个的渗水点采用红色的○标示;
4、在布孔完毕后,对渗漏部位进行钻孔施工,施工人员手持电钻根据红色的标记在漏点旁3~4cm处与基面保持45º角钻孔,孔径为(10mm)注浆嘴的直径,钻孔深度为结构层厚度的1/2或1/3,标记红点的孔钻孔深度要浅,红×标示的点钻孔深度要深一些并稍微向裂缝处倾斜。红色的○标示的点钻孔深度要深,直至有明水流出;然后在钻完孔的地方安装注浆嘴,安装时要尽量深设,只露出1~1.5cm在外并拧紧;
5、注浆嘴连接注浆泵,注浆采用电动注浆泵进行,并在注浆管的一端安装压力表,当注浆各孔段的进浆量小于5l/min,并达到设计压力后稳定10min,检查孔的吸水量每米小于1.0l/min时注浆结束,然后进行下一处的施工;
6、注浆结束后,将注浆杆剔除,采用速凝型堵漏宝材料封堵注浆孔;
7、验收。
底板二次交接部位维修处理
底板与立墙交接部位
1、对地下室底板、立墙的基层进行清理,对于有红砖墙基础的部位使用防水砂浆进行修补抹平,其他混凝土基层清理干净即可;
2、大面积涂刷一道2.0mm厚通用型防水灰浆做底层;
3、待底层干燥成膜后,大面涂刷一道1.5mm厚柔韧型防水灰浆涂膜层,一刚一柔,相辅相成,形成稳定可靠的室内防水系统;
4、验收合格后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
底板与立墙交接部位维修处理
底板裂缝部位
底板裂缝部位维修处理
备注:对于后期扩建地下室渗漏水的维修处理,因其建筑结构的不可逆性,在出现严重地下水渗漏的情况下,要遵循“防排结合”的原则,即人工对地下水进行降水。同时,针对地下室的原有预留集水井,在后续施工中可在井底进行人工钻孔作业,将整个建筑的排水低点降至该孔处,即孔深标高低于地下空间室内地坪标高。
地下综合管廊伸缩缝堵漏在线免费咨询

江苏新大高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