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3月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欧佩克产油国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后的原油产量达成一致,最终未能达成新的减产协议。受此影响,当日wti原油收跌9.65%至41.5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收跌9.33%至45.5美元/桶。随后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3月9日开盘,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进一步下挫逾20%。
opec减产会议未能达成协议导致油价大跌。此前由于对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导致国际油价持续走弱,opec建议额外减产60万桶/日以提振油价。然而在6日举行的opec+部长级会议上,俄罗斯并未同意这一提议,最终各方未能就前一天opec大会提出的减产计划达成任何协议,既没有扩大减产规模,也没有延长减产时间。这意味着从4月1日开始,无论是opec还是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家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市场原油,供给提升的预期导致了油价的进一步下跌。
原油供给市场开始转向价格战,未来走向仍需观察事态走势。此前的opec减产会议,虽然在谈判期间经常出现波折,通常通过会议前放出利空消息试探市场,最终仍会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减产协议。因此,本次opec大会未就延长减产协议形成一致意见,也是是六年来首次未能达成任何协议的减产大会。这一情况超出了市场预期,也导致了油价创下了少见的大额跌幅。随着沙特等产油国主动开始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国际原油市场面临从寡头垄断转向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短期内油价下行的压力仍然较大。但随着油价的进一步下行,opec产油国和俄罗斯等国的财政压力也将促使各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未来原油市场的走向仍有待观察。
油价回暖仍需等待需求端的改善。近期国际油价的下跌,根本原因还在于新冠疫情冲击等因素带来的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导致的需求低迷。
从历次opec减产的效果来看,为对冲需求下行而进行的减产,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提振油价,但最终仍难以改变油价下行的趋势。油价的真正回暖,仍需等待原油需求端的改善。
投资建议:油价的下跌对于石化产业链的上游将带来负面影响,对于下游贴近消费终端,需求刚性的行业,则有望受益油价下跌带来的原材料成本下降,包括农药、改性塑料、涂料油漆等行业。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大幅下行、opec减产联盟破裂导致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