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镀锌方矩管今日行情

1-10月,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4793.8亿元,同比增长47.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46830.9亿元,增长1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587.1亿元,增长6.2%。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7个行业减少。
“新增利润主要来源于钢铁、石油、建材、化工行业。1—10月份,钢铁行业利润增长63.7%,石油开采行业增长3.7倍,石油加工行业增长25.2%,建材行业增长45.9%,化工行业增长22.1%。5个行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75.7%。” 统计局工业司何平博士分析说,总体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4%,同比提高0.24个百分点。从工业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利润率为13.12%,提高3.47个百分点;制造业利润率为6.14%,提高0.1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率为6.18%,下降0.23个百分点。
另外,企业成本有所降低。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合计为92.59元,同比降低0.25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27元,降低0.25元。
10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80.2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比9月放缓0.5个百分点。
“从10月的情况看,主要受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回落、上年利润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工业利润增速比9月有所减缓。”何平说。
从基本面来看,孙永刚介绍,由于供给端受到中东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原油供给端依旧在持续放量,需求收缩而供给持续,对于原油价格的冲击自然非常大。就目前的情况看,原油保持弱势的概率较大。
“随着美国、俄罗斯、opec 大幅增产,以及美国给予8个 进口伊朗原油的豁免权,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担忧引发10月以来的连续下跌,目前短期内的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市场将关注12月opec大会是否会通过新的减产计划。”南华期货原油研究员夏阳称,倘若opec的“新减产计划”不及预期,国际油价或将有继续下行的风险。
关注超跌且基本面较好的品种
在原油跌势未见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分板块来看,章睿哲分析,虽然近期大宗商品出现大范围下跌,但还需具体分析。从南华商品指数的涨跌幅可以看到,能化是今年矛盾 的板块,一季度跌幅为8%,二、三季度涨幅分别为6.85%和7.3%,四季度以来跌幅高达12%。“从库存情况来看,近期不仅是最上游的国际原油产量和库存出现了大幅增长,导致上游成本坍塌,而且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内的国内产业链存货水平均出现了大幅攀升。”  
当下数据已经一定程度反映出钢厂出口意愿的增加。目前的库存数据显示,在宏观悲观和现货持续下行的趋势中,贸易商维持着低库存的状态,钢厂的库存压力逐渐累积。上周的社会库存合计下降了21万吨,而厂库却增加了24万吨。并且,近期热卷主动去库存迹象明显。钢厂为了降低自身压力,只有下调出厂价,钢厂的利润从前期的高位明显下滑,电炉厂已经开始亏损。在此情况下,内外价差缩小,mysteel上周的“国际热轧板卷价格:中国出口(fob)”为495美元/吨,环比上月下降70美元/吨,而国际均价环比上月下降32.5美元/吨。据了解,钢厂正在加大出口量的投放,外贸接单明显好转,甚至连背对背的机会也开始增加。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出口量由产量和内外价差共同决定,而内外价差又取决于吨钢利润的高低,吨钢利润又由国内供需关系所决定的。产量方面,虽然明年的利用系数下降,但产能利用率将维持高位,钢铁产量仍较今年有小幅的增加。内外价差方面,随着钢厂产量的大量释放,供需关系恶化,钢厂利润大幅下降,内外价差随之下降,出口意愿的回升导致出口量有所增加。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中美贸易战的发酵导致国内一些加工企业的产线向东南亚转移。这部分产能的转移也将增加国内相关品种的出口,比如线材等。综合来看,2019年钢材出口量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将成为平衡铁钢供需的 方式,对应的出口企业机会将会大大增加。
南华期货宏观研究员章睿哲同样对大宗商品前景表示忧虑。她称,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见顶的迹象比较明显,未来倘若没有新的刺激,料逐渐进入下行通道,美联储表态偏鸽是对美国经济转冷的一个确认,对于商品市场其实是利空。
“可以看到,2016年以来的商品牛市是由实体经济复苏驱动的,一旦全球经济再次进入下行周期,对商品必然是较大的利空。而商品的下行,尤其是原油大幅下跌会导致通胀走低,从而进一步影响美联储的加息决策。”章睿哲表示。
从国内来看,三季度以来的经济下行压力比较明显,下游行业已进入主动去库存阶段。“通常来讲,下游需求减弱会引起上游原材料的跌价和去库,但目前大宗商品整体并没有很大的去库存空间,而价格暴跌必然以甩货为前提,如果存货不足,那么甩货和跌价的空间就没有那么大。”章睿哲解释。
“熊油”杀机四伏
撇开鲍威尔送上的小插曲,近期主导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大背景依然是原油市场的波澜景观。原油市场近两个月跌去三成,这令包括化工、农产品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倍感压力。
“主导商品价格波动的还是需求,自今年年中开始,全球摩根制造业pmi就开始一路下滑,显示出全球整体工业端的需求下降,使得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到巨大冲击。”孙永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原油市场阴霾是否散去?业内人士认为未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