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ETF格局快速洗牌 宽基ETF遇冷 科技ETF崛起

本报记者王明山
a股市场短期内震荡行情,仍不妨碍资金对科技板块的交易热情。在公募基金市场上,宽基etf一家独大的格局已被快速打破,背后出现的最大黑马是细分行业etf里的新锐力量——科技etf。《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13日,公募市场上23只科技etf的总规模已有1165.4亿元,其中有921亿元规模是今年新增。
科技etf迅速崛起的同时,宽基etf规模却在逐渐回落,头部宽基etf在今年以来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规模缩水,公募etf格局正快速洗牌。国泰基金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瓶颈期之后,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生产力。最近国家政策都在倡导高科技方向,倡导新基建,科技类etf仍面临着大发展。”
科技etf迅速崛起
4月13日,天弘中证计算机etf上市,上市科技etf阵容再次扩容。《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13日,公募etf产品的总规模共达到6717.23亿元,23只科技etf的总规模为1165.4亿元,占比近六分之一。
回顾科技etf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5月份至2019年年底,从两只半导体etf开始,科技etf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到去年年底时,13只科技etf的合计规模为243.45亿元;今年以来,伴随着新基建的热潮,多家基金公司密集布局科技etf,存量科技etf规模快速增长,截至4月13日,科技etf再度吸金921.95亿元。
目前,华夏基金布局科技etf产品的行动最快,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华夏基金旗下的5g、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etf产品总规模已经有586.1亿元,占市场所有科技etf产品总规模的一半。除此之外,国泰基金和华宝基金旗下科技etf产品的总规模分别有140.38亿元和117.7亿元。
刚刚上市的天弘中证计算机etf,由公募巨头天弘基金打造。《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提出要大力发展etf业务后,天弘基金行动迅速,今年发行的电子etf和计算机etf成为其科技etf“双子星”,计算机etf的基金经理张子法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长期配置a股、做多中国的黄金时段已经出现,而科技成长仍是主线。”
宽基etf逐渐被“冷落”
相比科技etf的迅速走红,宽基etf却在短期内面临着规模的持续缩水。有专家对记者分析称,宽基etf和科技etf背后的“买家”是同一类投资者,科技etf规模的暴涨,有可能是大量资金从宽基etf撤出,风格偏好从价值切换到了成长。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所有股票型etf产品中,规模最高的3只产品仍是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南方中证500etf,最新规模均在400亿元以上,今年以来,3只头部etf的规模已经缩水了71.8亿元。
除此之外,工银上证50etf、平安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安上证180etf等宽基etf产品也在近期面临着资金的净流出,4只etf产品在今年以来的规模已缩水了114.06亿元。
宽基etf逐渐被冷落,主要是因为短期内投资者避险情绪强烈,部分资金有了新的避险“新去处”。不止科技etf,黄金etf、期货etf、债券etf等都是避险资金在短期内的选择,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此表示:“etf解决了投资者在个股选择上的困难,未来几年因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在加大,黄金、农产品等资产应该有比较好的表现。”
除此之外,《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日在众多基金公司发布的二季度投资策略中,新老基建和科技板块几乎是基金公司一直看好的投资标的,共有8家基金公司明确表示看好科技股的投资机会,如方正富邦基金在二季度策略中表示,一旦疫情趋稳,a股成长板块尤其是科技类板块细分行业龙头将继续显示出高弹性优势,也将取得更高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