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预收增长理想,收入受到扰动。2020q1公司收入同降6.2%至12.3亿元,归母净利同增9.5%至1.16亿元。相比之下,q1经营现金流入同增12.7%至42.69亿元、预收款项同增25.5%至54.72亿元。几项数据增幅差额充分说明:1、受疫情影响,2-3月无法线下授课降低了消课速度;2、对应考试推迟对导致部分收入无法确认。同时公司历来q1收入占比较低(低于15%)而费用相对均衡,收入端下降导致期间费用升幅明显(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上升0.15/0.15/0.22pcts至22.2%/17.0%/8.6%),因此归母扣非净利润同降27.8%至7769万元。但收益疫情期间享受增值税减免,其他收益3669万元有效拉升整体净利润增速。
q2逐步改善,下半年有望进入收入确认高峰。受疫情影响,2020年国考面试、省考笔试、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以及多项金融类从业考试延期,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推迟至下半年一并组织实施,对公司收入确认产生扰动。按目前形势,我们判断各招录考试日程有望自5月后陆续明晰,而真正考试实施估计将至6月以后。因此,我们认为q2开始,公司报名参培人次及现金流入将逐步开始改善,而收入端集中确认有望在下半年开始爆发。
“保就业”下的确定景气周期。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以保居民就业为首的“六保”要求,并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其政策背景系疫情对经济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同时预计2020届高校毕业生同增40万人至874万人。此前国常会已出台硕士研究生/专升本扩招18.9/32.2万人;此基础上医疗、老师、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均将得到项目同步引导。而伴随2019年机构改革告一段落,后期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人数亦有望增加(湖北已明确2020年省考招录计划增加20%、选调生招录计划增加50%、事业单位招聘计划3万名以上)。综合而言,公司所处赛道景气周期判断较为确定。
投资建议:作为职业培训市场龙头,公司规模及平台优势不断体现,其在公职考试培训领域积淀的规模化教研体系建设、全直营网点渠道布局、多元化产品结构是其未来成长的三大护城河。2020年研究生扩招+稳就业政策环境下,中公有望凭借规模及品牌优势逆势实现份额提升。我们维持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4.86/33.24/39.71亿元,同增37.7%/33.7%/19.5%,对应eps0.40/0.54/0.64元。基于公司的竞争优势及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招录政策变化风险;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线下授课和报名进度,恐致收入和业绩低于预期;新增业务扩张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