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为机,寒潮挡不住驶向春天的车轮

近日,国铁集团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财务决算信息。一季度,国铁集团实现收入1883亿元,同比下降28.1%;净利润亏损613.8 亿元,同比增亏611.6亿元,国家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8.24亿吨,同比增长3.1%,旅客发送量完成3.78亿人,同比下降54.8%。
时代前进的逻辑,是在辩证中保持对事务的清晰认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这只黑天鹅带来的冲击,让我们迎来了极不寻常的一季度。这期间,中国果断降低了人员流动和经济生活的强度,事实已证明这种坚决的做法符合科学规律。代价也不是没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受疫情影响,我国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一季度收入情况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这个情况,公众是有提前判断的。
值得一提的是,国铁集团也在近日披露了2019年财务决算信息。其中,“实现收入11348亿元,同比增加393亿元,增长3.6%”“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加4.8亿元”的成绩,让人感受到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甚至可以假设,如果不是遭遇到这场百年一遇的疫情,铁路一季度发展是完全有能力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但这始终是假设,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来转移,新冠肺炎之突如其来,超出所有人意料。而不管是年还是季的统计数据,都真实地反馈出当前铁路发展的客观情况。我们要积极面对的同时,更要以此作为“化危为机”的支撑点,就此打开新的局面。
“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在一季度,“不动就是行动”成为全民共识,但铁路大动脉却自始至终保持着通畅。疫情发生后,铁路部门加强运输组织,积极克服装卸人员不足等困难,全力保障防疫、春耕、生产生活等重点物资运输,打通供应链产业链,主动下浮货运杂费,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有效助力了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的恢复,保持了货物发送量的高位运行,日均装运货物达14.4万车。特殊时期,不以经济效益为主打,而是以社会担当为己任,铁路部门用行动践行了自己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应有之义。
冬天失去的,就在春天里把它夺回来。总的来看,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依旧保持稳定。3月份,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持续向好,经济秩序逐步恢复常态,很多经济指标呈现改善趋势。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行业,铁路也将随之起舞,在各行各业按下复苏的“快进键”之际,跑出自身发展的“加速度”。尤其是中欧班列,在疫情防控趋缓之时就已吹响了驶向远方的汽笛,为全球供应链的保障提供了钢铁支撑。
莫道春寒尚料峭,危中有机天地宽。数据的起伏是针对于某个时间阶段的,而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并没有改变。越是在遇到重压之时,中国经济的韧性就愈发宝贵,由回旋空间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也就更加值得期待。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复工复产全面展开,运输市场需求逐步回暖,铁路部门也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有序推进重点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深入实施货运增量行动,精准增加客运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化危为机,寒潮挡不住驶向春天的车轮。疫情是挑战,需要从一枚硬币的另一面去看。近日,已经上市的京沪高铁同样披露了一季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之下依然实现了3.24亿元的净利润。有韧劲,有支撑,有活力,这些都是极其强烈的积极信号。现在,疫情形势的积极变化鼓舞人心,复工复产的景象令人振奋――重新进入正轨,铁路也将大有作为。(谢伟锋)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