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资本丨大象要跳舞,中芯国际冲刺“A+H”


前言:
中芯国际打响了科创板红筹回归第一枪。中芯国际产业链”在中芯国际拟登陆科创板之际,有望开启加速成长。
政策利好红筹回a
中芯国际此次的回a计划虽然看似有些突然,但回溯到五一假期之前便可以发现,公司的这一决定其实也有迹可循。
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红筹公告》),调整了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要求,增加了更多红筹企业回a的可能性。
根据《红筹公告》,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若要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其市值须满足两类标准之一:
一是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市值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公告》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内容重磅。降低市值门槛、给vie结构境内上市提供政策支持等内容,对于中芯国际这类境外上市的红筹回归肯定是利好。
虽然中芯国际赶不上成为首家以红筹模式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第一家企业为华润微电子),但是很可能成为首家以红筹模式实现“a+h”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中芯国际此时回归a股,或与近期证监会下调了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门槛有关。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调整了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要求,增加了更多红筹企业回a的可能性。
消息发布后,资本市场率先反应。5月6日,中芯国际港股开盘大涨超5%以上,盘中一度涨超12%以上,市值猛升94亿港元。a股芯片概念股涨声一片,其中科创板安集科技涨停,相关概念股也掀起一波涨停潮。
科创板ipo后研发方向已明确
2020年5月7日,上海证监局官网信息显示,中芯国际已于5月6日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保荐及辅导机构为海通证券、中金公司。此前5月5日,中芯国际曾发布公告称,中芯国际拟申请科创板ipo,拟发行16.86亿股。
中芯国际方面表示,赴科创板上市将使本公司能通过股本融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并于维持其国际发展战略的同时改善其资本结构。
从市值看,截至5月7日收盘,中芯国际的总市值约873亿港元,远超200亿元的门槛。中芯国际的科创属性也契合了政策修改后的要求。
公告同时显示,扣除发行费用后,此次募资金额其中约40%用于投资12英寸芯片sn1项目;约20%用作公司现金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的储备资金;40%用作为补充流动资金。
中芯国际2019年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营收31.16亿美元,毛利率为20.6%,净利润为2.35亿美元。其中,晶圆销售收入约为28.97亿美元。
在股东方面,截止2019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的第一大股东为大唐电信,第二大股东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在未来收益增长上,中芯国际发现新产品设计持续使用公司特色工艺及先进技术制程,尤其针对0.18微米、0.11/0.13微米、55/65纳米、40/45纳米、28纳米及14纳米finfet制程技术的需求。
目前,中芯国际第一代finfet14纳米产能已达到3000片/月,生产良率较好,计划产能将于2020年底上量至15000片/月,但该产品仅为2019年贡献了1%的收入,还有非常巨大的增量空间。
而本次巨额募资的主要用途,也是为了实现加速14nm及未来先进工艺的规模化生产进程。
同时,中芯国际正在加紧第二代finfetn+1的开发,计划2020年第四季度实现finfetn+1小规模投产。据介绍finfetn+1工艺与14纳米工艺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逻辑面积缩小了63%,soc面积减少了55%,是中芯国际对标竞争对手7纳米工艺的利器。
国产替代红利加速释放
根据《中国制造2025》预计,2020年,国内芯片自给率要达到40%,2025年则要达到70%。要知道,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与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自2013年至2017年,中国芯片产量增速在波动中平均为15%。
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与政策资金加持下,半导体国产替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数位投资人均曾告诉投中网,其在国内芯片领域更看好国产替代的机会。
在国产替代+周期复苏的双重驱动下,国产半导体在2020年将迎来拐点之年,中芯国际产业链”在中芯国际拟登陆科创板之际,有望开启加速成长。
实际上,国产替代红利的迅速释放也将为中芯国际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契机。中芯国际财报显示,中芯国际2019年营收来源主要来自中国、美国和欧亚大陆,其中中国内地和香港贡献了过半的收入,占据总营收的59.5%,美国地区占比26.4,欧亚大陆则占比14.1%。
而且,伴随2020年初中芯国际夺得华为旗下芯片企业海思半导体公司的14纳米finfet工艺芯片代工订单,中芯国际也或将迎来公司的增长新阶段。
今年是中芯国际的拐点之年,随着其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计划,成熟制程市占率有望未来五年持续提高,finfet工艺也将度过3k到15k的重要爬坡期。
业内人士表示,中芯国际寻求a股上市,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叠加此前华为转单至中芯国际,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有望加快,进而引爆科技股行情。
中芯国际的众多a股伙伴
5月6日,a股半导体、国产芯片、光刻胶等板块纷纷跟涨,兆易创新、晶瑞股份均获涨停,长电科技涨幅8.1%,雅克科技、江丰电子也顺势飘红。此外,科创板公司的聚辰股份、安集科技涨停,中微公司上涨近14%。
中芯国际拥有众多a股伙伴,主要为设备和材料企业。作为国内先进制程的领军企业,中芯国际上游供应链的国产化进程值得重点关注。
目前中芯国际的供应链中,设备企业主要包括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盛美半导体、沈阳拓荆等;材料供应商主要包括华特气体、江丰电子、安集科技、雅克科技、晶瑞股份等。
目前,中芯国际还是国内封测龙头长电科技的股东,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中芯国际控股的芯电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持股14.28%,为第二大股东。
海思、中芯国际与长电科技作为本土半导体设计、代工以及封测领军企业,一季度业绩携手超预期增长,有望协同推进半导体国产化。
结尾:
中芯国际finfet第一代、第二代产品能够满足我国未来5g、物联网大部分的芯片设计需求。此次如能成功登陆科创板,借助资本市场的助力可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对于中芯国际以及半导体国产化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