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瑶
通讯员 吴宝珠 谢思婷
谷雨已过,天气转暖。这天,中行广东梅州分行收到一笔金额为6万元港币的疫情防控捐赠款项。由于事发突然,客户未能提供列明用途的捐赠协议等相关材料。了解情况后,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指导该行启动快速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入账所需的材料和手续,确保了该笔防疫外汇捐赠资金当天到位。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梅州地区办理的首笔防疫捐赠收汇业务,也是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积极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外汇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
疫情防控期间,扎根国家和省重点侨乡梅州的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积极提供优质外汇管理服务,从保障外汇需求、降低外贸风险,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再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一条条喜讯从战“疫”前线传来,提交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战“疫”报告。
当好宣传者 用好用活政策
针对当前梅州辖区企业办理外汇业务的困境,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在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的指导下,积极向重点企业宣传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和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新措施,确保企业充分享受各项外汇政策便利。同时,积极推广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等线上渠道,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尽快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该局建立疫情防控特事特办业务台账,完善特事特办工作机制,确保名单内企业外汇需求第一时间得到满足、业务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该局还把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作为当前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指导银行简化手续,支持开发抗疫专项金融产品,便利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跨境投融资业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保障市场主体正常外汇需求。其中,工行梅州分行成功为一家外贸企业办理“抗疫贷”融资业务,金额为600多万元;建行梅州市分行为满足辖内某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发放了300万元的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贷款;中行梅州分行主动优化授信条件,为某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新增中长期信用贷款200万元。
当好解忧者 回应企业诉求
“我们公司办理信用证结算业务和信用证项下融资业务较多,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和银行的风险提示非常及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资金损失。”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黄俊瑶表示。
据悉,丰顺县是全国电声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是远近闻名的“广东电声之都”。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则是当地一家专业的汽车音响和用品研发及生产厂家,产品全部出口。但因境外疫情扩散,企业面临着交易对手违约取消订单、库存积压和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动荡等外贸风险。事实上,在梅州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反映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为帮助外贸企业辨清形势,化解不必要风险,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大力开展“暖企”活动,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该局坚持政策引导和风险提示两手抓,密切跟踪外贸形势,第一时间组织外汇指定银行梳理和排查辖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风险点,并整理形成风险防范工作提示,通过银行柜台、业务微信群、互联网邮箱等平台进行广泛转发,提醒市场主体加强业务风险防范。同时,借助电话走访、线上调研、邮件往来等方式,及时了解涉外企业业务情况,解答处理各类外汇业务问题,帮助企业化解困境、树立信心。
当好护航者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4000万元的融资款很快就到账了,还可以节省那么多利息,我们现在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开工了。”位于东升工业园区的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志浩激动地说。
据介绍,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梅州老牌电子外贸企业,主要开发、制造电子元器件,年平均出口贸易额近6000万美元。由于受持续的疫情影响,该公司面临着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和下游企业订单减少、回款周期拉长等困境,资金周转压力越来越大。就在该公司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电话让其豁然开朗。
原来,为支持当地企业复工复产,实现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联合各外汇指定银行梳理了一份外汇重点服务企业名单,其中涉及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保障类企业、需重点服务的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而这家企业就在名单之内。根据疫情防控期间“业务不中断、受理不见面、材料不增加、服务不打折”的工作思路,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及时引导该公司从“线下”转“线上”,通过网络渠道完成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备案申请,并协调指导建行梅州市分行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优化内部流程,加快审核效率,仅用时3天,就为该公司发放境外融资款4000万元,为其节省利息支出超过37万元。
由于金融“活水”的注入,该公司返岗人数现已达九成,约1000人左右,且每日返岗人数仍在增加。晚上8时,正是东升工业园下班高峰期,到处灯火通明,不少商户也已经恢复营业,一些大摊档的老板正在为宵夜时间忙碌着,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正像梅州的气温一样,在逐渐回暖。
本报记者 冯瑶
通讯员 吴宝珠 谢思婷
谷雨已过,天气转暖。这天,中行广东梅州分行收到一笔金额为6万元港币的疫情防控捐赠款项。由于事发突然,客户未能提供列明用途的捐赠协议等相关材料。了解情况后,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指导该行启动快速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入账所需的材料和手续,确保了该笔防疫外汇捐赠资金当天到位。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梅州地区办理的首笔防疫捐赠收汇业务,也是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积极指导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外汇金融服务的一个缩影。
疫情防控期间,扎根国家和省重点侨乡梅州的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积极提供优质外汇管理服务,从保障外汇需求、降低外贸风险,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再到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一条条喜讯从战“疫”前线传来,提交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战“疫”报告。
当好宣传者 用好用活政策
针对当前梅州辖区企业办理外汇业务的困境,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在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的指导下,积极向重点企业宣传外汇政策绿色通道和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新措施,确保企业充分享受各项外汇政策便利。同时,积极推广政务服务网上办理系统等线上渠道,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尽快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该局建立疫情防控特事特办业务台账,完善特事特办工作机制,确保名单内企业外汇需求第一时间得到满足、业务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该局还把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作为当前第一要务,进一步加强指导银行简化手续,支持开发抗疫专项金融产品,便利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跨境投融资业务,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保障市场主体正常外汇需求。其中,工行梅州分行成功为一家外贸企业办理“抗疫贷”融资业务,金额为600多万元;建行梅州市分行为满足辖内某企业资金周转需求,发放了300万元的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贷款;中行梅州分行主动优化授信条件,为某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新增中长期信用贷款200万元。
当好解忧者 回应企业诉求
“我们公司办理信用证结算业务和信用证项下融资业务较多,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和银行的风险提示非常及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资金损失。”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黄俊瑶表示。
据悉,丰顺县是全国电声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是远近闻名的“广东电声之都”。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则是当地一家专业的汽车音响和用品研发及生产厂家,产品全部出口。但因境外疫情扩散,企业面临着交易对手违约取消订单、库存积压和国际经济金融市场动荡等外贸风险。事实上,在梅州地区,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反映生产经营受到影响。
为帮助外贸企业辨清形势,化解不必要风险,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大力开展“暖企”活动,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该局坚持政策引导和风险提示两手抓,密切跟踪外贸形势,第一时间组织外汇指定银行梳理和排查辖区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风险点,并整理形成风险防范工作提示,通过银行柜台、业务微信群、互联网邮箱等平台进行广泛转发,提醒市场主体加强业务风险防范。同时,借助电话走访、线上调研、邮件往来等方式,及时了解涉外企业业务情况,解答处理各类外汇业务问题,帮助企业化解困境、树立信心。
当好护航者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4000万元的融资款很快就到账了,还可以节省那么多利息,我们现在终于可以集中力量开工了。”位于东升工业园区的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志浩激动地说。
据介绍,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梅州老牌电子外贸企业,主要开发、制造电子元器件,年平均出口贸易额近6000万美元。由于受持续的疫情影响,该公司面临着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和下游企业订单减少、回款周期拉长等困境,资金周转压力越来越大。就在该公司一筹莫展之际,一个电话让其豁然开朗。
原来,为支持当地企业复工复产,实现金融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联合各外汇指定银行梳理了一份外汇重点服务企业名单,其中涉及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保障类企业、需重点服务的外贸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而这家企业就在名单之内。根据疫情防控期间“业务不中断、受理不见面、材料不增加、服务不打折”的工作思路,外汇局梅州市中心支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及时引导该公司从“线下”转“线上”,通过网络渠道完成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备案申请,并协调指导建行梅州市分行在风险防控的基础上,优化内部流程,加快审核效率,仅用时3天,就为该公司发放境外融资款4000万元,为其节省利息支出超过37万元。
由于金融“活水”的注入,该公司返岗人数现已达九成,约1000人左右,且每日返岗人数仍在增加。晚上8时,正是东升工业园下班高峰期,到处灯火通明,不少商户也已经恢复营业,一些大摊档的老板正在为宵夜时间忙碌着,熟悉的生产生活场景正像梅州的气温一样,在逐渐回暖。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