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物价数据显示,2020年 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3.3%,较 3月大幅下降 1个百分点,涨幅连续第二个月回落;cpi 环比下降 0.9%,降幅较前值收窄 0.3个百分点。同月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 3.1%,降幅比上月扩大 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 1.3%,降幅比上月扩大 0.3个百分点。总体看,cpi 涨幅继续回落,ppi 加速下降,通缩趋势有所加强。
一、cpi 涨幅继续回落2020年 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3.3%,较 3月大幅下降 1个百分点,涨幅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但依然位于自 2012年以来的 2月以来的高点;1-4月平均,cpi比去年同期上涨 4.5%;环比来看,4月 cpi 环比下降 0.9%,降幅较前值收窄 0.3个百分点。
核心 cpi 同比上涨 1.1%,较 3月下降 0.1个百分点。
1、食品价格回落拉动 cpi 涨幅下滑食品价格是近一年以来 cpi 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具体看,cpi 食品项同比涨幅由 2019年 2月的 0.7%快速攀升至 2020年 2月 21.9%的峰值,cpi 同比涨幅在此推动下也由 1.5%大幅上升至 5.2%。本轮食品价格快速攀升主要是受猪瘟叠加猪周期推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所致。自 2020年 3月开始,食品价格开始下降,带动 cpi 同比涨幅从高位开始回落。4月 cpi同比上涨 3.3%,涨幅比上月回落 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14.8%,涨幅回落 3.5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上涨约 2.98个百分点。具体看,对 cpi 食品价格影响最大的猪肉价格涨幅回落 19.5个百分点至 96.9%,带动牛肉、羊肉、鸡肉等替代商品价格同步回落;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 10.5%和 3.7%,降幅分别扩大 4.4和 3.6个百分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 4月份 3.3%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 3.2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 0.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