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
  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进行财务管理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或实现的目的,
  并成为评价财务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
  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大致以下三种:
(1)利润大化。
  利润代表着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果,利润越多投资者的财富增加得越多,
  因而追求利润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2)资本利润大化(或每股盈利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权益资本的比率(每股盈余则是股份公司净利润与流通在外的
  普通股股数的比率),表现着企业产出与投入间的关系,
  能够说明股入资本的效益,资本利润率(或每股盈余)越大,
  投资者的投资获得越大,因而资本利润率(每股盈余)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3)企业价值大化(或股东财富大化)。
  所谓企业价值,指的是投资者报酬的现值,
  即未来一定期间归属于投资权益的现金流量,按考虑风险报酬率的资本成本换算的再会。
  企业价值表现着企业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只有企业价值提高了,投资者才可能长久、稳定地获利。
  典型的企业价值是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即所谓股东财富。
  股票价格的高低,既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评价,
  反映了资本和获利间的关系,又受预期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
  还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
  也就是说,企业价值大化(股东财富大化)
  综合说明着企业获利的水平及其时间价值和风险大小,因而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但是与社会目标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矛盾的方面。
  企业追求自己目标的时候,会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社会的需求,还会带来就业机会,增加社会成员的财富,
  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企业总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相互一臻的方面;
  然而企业也可能单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采取非法委为或违背商业道德,
  如生产伪劣产品,侵害职工和其它企业利益,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因此必须通过法律和商业道德的约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总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方向,影响着财务管理方法的运用,
  是开展财务管理必须明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