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的移动云VR,背后究竟在下一盘多大的棋?


“vr,我们认为是5g时代非常重要的产品。”——中国移动
5月17日-18日,“第五届全球虚拟·现实大会”在线上举行,会上聚集了来自海内外的60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主题干货,同时,中国移动也发布了最新的移动云vr产品,展现出发展5g vr的决心。
全面“云”化,中国移动:
vr是5g时代非常重要的产品
戴上vr头显,vr陀螺在大会虚拟主持人“犀酱”的引导下,走进云vr展厅。
逛艺术展,看梵高《星月夜》,去莫奈花园;
逛云博物馆,在湖北博物馆、鲁迅博物馆、汽车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自由穿梭;遨游世界,赏樱花、看珠峰;
在晓风书屋、云上vr书店博览群书;
听偶像现场演唱会……
就像开启了传送门,短短数分钟,我环游了一次世界。
这些应该只会发生在科幻片中的场景,通过vr成为了现实。而这一切,都在移动云vr的应用中。
第五届全球虚拟·现实大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届大会完全被“云”化,云展会、云论坛、云发布及云签约,在vr中逛展,在vr中听论坛,当然,还有在vr中开发布会。
疫情影响下,一切线下活动被逼至线上,也为vr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展示机会。打破空间限制,即使身处异地也能面对面沟通交流,vr的全沉浸和空间同步特性,让单调乏味的2d线上会议变得生动起来,我不再是单纯的“观看者”而是可以与其交流互动的“参与者”。
此次虚拟现实大会从展厅,到嘉宾演讲的演播厅、论坛全面虚拟化,而来自全球10个国家60多位演讲嘉宾也以虚拟形象登台,从vr内容、技术、终端、投资等领域展开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探讨5g时代下vr产业新经济和全球化的新生态格局。
“vr,我们认为是5g时代非常重要的产品,中国移动会聚焦解决vr核心问题,努力推动产业成熟,引导行业走向发展的快车道。”中国移动表示。
5g时代,vr获得了来自国家政策、各大运营商、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面推动,被认为是其中与5g最契合、最具潜力的应用场景之一,也是下一代平台的重要入口。
移动云vr全面升级,
5g时代的决心
只有掌握了入口才能拿到未来的船票。中国移动在面对下一个技术浪潮时可谓不遗余力。此次发布会上,移动云vr产品正式发布,从产品、内容、终端、营销多个方面全面升级的策略,也展现了移动在5g时代的坚定的决心。
1、产品:打通三端覆盖全场景
目前vr产业面临着比较尴尬的现状,硬核用户基数有限,普通大众用户对于vr的认知度缺乏,所以国内vr在消费端(线上)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
中国移动的战略是,通过移动云vr打通头显、手机、电视三端,针对对vr已有认知的用户,促进vr设备的消费;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vr的用户,通过手机和电视终端先了解vr形态,培养用户认知,这一举措同时还能丰富手机和电视原有的内容生态,带来新的用户体验。
据了解,在头显端,移动云vr目前有launcher及apk两种形态,适配了市场上主流的vr一体机,包括pico g2 4k/neo2/g2 pro、创维v901/s801、大朋p1 pro、爱奇艺奇遇2s/2p、htc focus/focus plus、华为vr glass。
在手机端,有移动云vr手机app、咪咕视频vr专区两个用户入口,同时支持vr分体式眼镜、cardboard和裸眼三种使用模式。
最后在电视端,在ott“咪视通”的vr专区以及iptv的vr专区,可以在不使用vr头显的情况下,实现电视屏幕裸眼全景观看,遥控器方向键可控制观影角度,支持vr直播和点播,同时也可以使用咪咕2.0盒子,通过自带miracast的vr一体机进行投屏。
2、内容:内容生态三五计划
内容是生态的重中之重。在内容方面,截至2020年5月,中国移动旗下咪咕公司已聚集了4万小时vr内容。
同时,此次会上中国移动还推出了移动云vr“内容生态三五计划”。即聚焦vr直播、vr知识、vr游戏、vr体育、vr影视五大垂直内容领域;拓展合作分成、版权引入,定制开发、联合出品、联合会员五类合作模式;提升vr画质升级、vr实时渲染、vr感知交互、vr跨域社交、vr行业生产五项体验感知。
据称,该计划将依托中国移动云vr平台及网络能力,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促进5g+vr内容产业实现千亿级规模跨越。
3、终端:五大策略,全面推动vr终端标准化、规模化
终端方面,中国移动提到了五大策略。
①聚焦提升vr的产品体验,推动产业成熟。其中包含三部分,首先从硬件、人机交互等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其次是推动规模化;最后是与网络传输的配合方面。
②联合制定和推广xr的标准,实现内容与硬件的互通。中国移动希望能够建立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制定通用的标准,使各厂家的xr的硬件可以通过调用上层的xr能力,实现不同的传感器、算法模组与不同引擎之间的互通。
③通过vr与手机生态的结合,实现与5g的融合。移动将通过联合产业链的各个厂家共同制定vr分体机与手机互通的技术标准,降低适配难度,实现与不同品牌手机的自动适配,推动vr分体机的快速普及。
④多种形态、多价位段布局,推动规模发展。按照不同的参考价位段,提供相应的产品类型和配置,希望推出1000—2000元的价位段,支持4k分辨率的一体机和分体机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群体,从而推动vr产品的规模发展。
⑤定制+合作多种合作方式促进vr产业发展。通过设置定制和合作等更加多元更加开放的合作方式,给予合作伙伴更多选择。中国移动已经启动了vr终端产品的入库工作,已入库的vr终端产品将匹配相应的营销政策来进行销售。
中国移动预计,在2020年vr终端将达到150万,未来的两到三年将达到千万级。
4、营销:资源联动,加速终端普及
最后,为了促进用户接触和购买vr设备,移动云vr在“5.17”期间,联合京东,并同时在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启动“移动20年,vr礼连连”的主题营销活动。
活动期间,移动用户在这两个渠道上购买相关vr终端,可以获得移动云vr会员权益以及礼包等优惠。此外,移动云vr还结合5g套餐推出了一系列vr营销活动。
用5g来推动vr终端普及,实际上韩国已有案例证明其可行性,根据数据,韩国5g商用发布半年时间内用户总量为350万人,其中vr/ar用户达到100万人。据了解,移动也在多个地区营业厅中推出了与vr绑定的5g相关套餐。截止到目前,中国移动的5g套餐用户已超过5000万,成为全球5g网络覆盖最广、5g客户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而根据其定下的2020年目标,全年发展5g套餐用户突破1亿户、拉动行业实现销售1亿台5g终端。目前具体vr用户数量尚未公布,但借助5g,vr终端有望实现初步规模化目标。
“2020年移动云vr的目标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内容生态建设、拉动vr用户规模以及与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合作,让vr真正走向繁荣。”移动云vr相关负责人认为,vr会随着5g的规模化商用、5g用户/终端/应用普及的同时,实现规模化发展。
既有优势+前车之鉴=可持续化策略
在运营商集体“去管道化”的背景下,vr时代的运营商开始深入产业底层,开放合作。
国内c端生态尚未形成的背景下,基于运营商庞大的用户规模、渠道优势,从网络、终端、平台、内容、渠道、用户形成闭环,中国移动的优势毋庸置疑。
如今vr硬件标准逐渐形成,已经满足消费级“产品”要求。而真正吸引用户使用终端的核心在于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各大运营商都在内容端大力投入的原因所在。
对于运营商来说,vr是5g时代抢占下一个平台入口的重要契机,其中内容将是一个核心的突破口,这也是facebook和google今年陆续将beat games、sanzaru、owlchemy等优质vr内容团队收入麾下的目的所在。
在渠道聚集流量之后,如何保持流量的同时扩大流量池,从传统的内容平台的发展来看,通过投资、发行的形式掌握cp资源,形成独占的内容优势,同时以此吸引更多第三方内容进入,让内容和用户之间形成健康循环是持续化的关键。
手机时代,移动凭借渠道和平台优势,造就了单机游戏时代短代支付时期的巅峰。但是,其终究没有摆脱“被管道化”的桎梏,被作为一个纯下载渠道,在用户习惯迁移、渠道社区化属性越来越强的发展大势下,先发优势不再,失去内容主场优势可以说是移动在4g手机时代留下的遗憾。
而在5g时代,中国移动显然展示出了借助vr重回内容主场之意,不仅将布局前置,同时也更深入。一方面掌握终端硬件入口,另一方面用“强内容”策略,投入资金、资源锁住优质内容,以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其在此次的内容战略中明确提出,拓展合作分成、版权引入、定制开发、联合出品、联合会员五类合作模式,以更灵活的姿态与开发者合作。
据了解,现在移动云vr平台已经聚集了超过6000部电影片库,其中包括优质2d/3d电影,奥黛丽·赫本经典老片、《迪丽丽的奇幻巴黎》、《悲剧之王》等4k修复影片,此外还独家引入超过30部vr影视作品,包括《地三鲜》、《窗》、《自游》、《黑色皮包》等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优质影片。
而在直播场景,依托中国移动双千兆网络,及咪咕基础视频能力建立遍布全国的视频直播服务能力,移动云vr实现了超过180路的直播频道并发。除了vr云上电视的130路开路直播外,还聚合了vr云逛街、特色ip的vr慢直播、体育赛事以及音乐巡演等内容。
在知识分享和游戏场景中,据称已储备了超过1000个课程内容,覆盖物理、生物、化学、数学等学科,以及70款vr游戏,其中3dof 50款、6dof 20款。
围绕5g vr的战局刚刚拉开,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也将是一场全球范围的新经济之战。已抢占先机的中国移动,能否持续在这一轮发展与变革中形成新动能我们拭目以待。
vr陀螺和坚果资本联合发起觅黑马·虚拟空间vr/ar投融资对接会,活动使用vswork虚拟空间在vr中进行,80+投资机构,10个精选团队,扫描图片二维码报名:
本文为vr陀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上原文链接并保留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