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到即墨物流公司全国性发货
事实证明,中邮速递易在2012年率先布局智能快递柜的决定是明智的。根据邮政局《2017年快递市场监管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400.7亿件,占据份额超40%,连续4年稳居第一。同时,全年日均快件处理量1.1亿件,五年来提升超3倍。高日处理快件量超3.3亿件,同比增31.9%。而邮政局公布的新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预计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达220.8亿件,超过我国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天量的快递规模,让传统的人工配送短板尽显,智能快递柜的春天悄然而至。过去,冰糖橙价格低时5斤水果的定价只有9.9元,还包邮,农民压低的除了种植收入,还有物流成本,因此到了每年销售旺季时,愿意承运的物流企业往往只剩下几家。 回溯物流行业发展,从2009年开始,物流业逐渐受到层面的支持和重视,多项行业鼓励政策先后颁布,逐步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日益提升的产业地位使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顺畅。尤其是今年国办一号文的发布,确认智能快递柜公共属性,快递末端的重要性正在变大。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物流智能化时代到来的步伐难以阻止,走在前列的中邮速递易等先行军则占据了先发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个重资产、重场景的行业,仅仅靠资本运作的泡沫数据终只会被用户抛弃。在未来发掘更多延伸价值过程中,先行兵们要想打赢这场时代战,仍需踏实苦干,砥砺前行。但随着扶贫政策的落实,电商销路的打开,从冰糖橙到当地其他种类的水果输出量出现急剧上涨,这个市场也开始受到行业内真正关注。
hsfdyrkivjyuji1
在西方发达,物流行业已经有了上百年的沉淀,而中国物流只用了十年便迎头赶上。但这些成就是通过大量堆积人力换来的,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人力成本日益高涨,物流行业要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势必要逐渐摆脱对大量人力的依赖,转向依靠科技的力量。环节众多的物流行业,技术对其影响也是全方位的。但当前来看,推动物流行业进入智能时代,以中邮速递易为代表的智能快递柜企业是其中的先行军。
物流末端率先智能化智能快递柜“打头阵”
基于此认识,各个市场主体开始试水这一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中邮速递易。在2012年,中邮速递易推出第一台智能快递柜,开拓了智能快递柜行业,也将物流末端配送推进了智能化时代。通过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快递员只需在经过用户同意后,将包裹投递在智能快递柜中,以实现集约化配送。用户可以随时凭借取件码或二维码在智能快递柜中取件。了人力配送模式,解决了快递员和用户时间不交集问题,同时还帮助物流企业实现了降低人力成本、提升配送效率的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物流的竞争更多被控制在“电商”这一源头手中。“在电商巨头构建的数字供应链生态里,京东和阿里通过海量消费订单,反制生产企业,占据物流订单的超级蓄水库;又借助大量商品掌握互联网消费的入口,占据了物流订单的虚拟水龙头。大量快递企业是自来水管角色,上游和下游在被超级电商软控制。”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早期的物流末端,依靠人力派件的传统方式就已经就能够实现市场平衡。一方面由于快递包裹量少,派件压力小。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国快递业务量不到57亿件,与2017年的400.7亿件相比,快递末端配送的压力明显很小。另一方面人力成本低,根据《2014中国快递员生存现状报告》显示,2014年快递员全国平均工资为3806元/月,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可见,发展前期与制造业类似,快递派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基础发展壮大起来。
但当时的市场平衡只是暂时的,邮政局数据统计显示,从2012年的不到57亿件,到2016年的312.8亿件,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5年保持了平均50%以上的增速。在快递业务量基数小但增速快的形势下,未来物流末端的压力势必与日俱增,智能化是物流趋势。
与此同时,在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发展上,智能快递柜也给出了新的思路。此前,中邮速递易就通过与数码产品回收领域知名品牌达成合作,让智能快递柜成为了产品回收的新窗口,也让绿色可循环经济有了新的实现形式。除此之外,在新零售领域,智能快递柜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也愈加受到重视,供应链企业对终端数据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借用接近用户的智能快递柜数据,供应链各个环节也开始变革……而未来,更巨大,甚至于无限的价值,都将在持续超高频的快递包裹场景化、特定人互产生新的流量平台上产生,由此带来的不只是本地商圈及短半径配送服务价值,围绕平台,社区o2o服务也将有了新的形式,社区经济将实现真正的繁荣。在此基础上,社区管理、社区文化建设等也迎来了新的思路。今年年初,从集团拆分运营的京东物流悄然将目光转向了三四线城市的新兴大件物流市场。相对一二线城市,这里物流产业环节依然落后,但电商业务却将在这里迎来新一轮蓬勃发展,因此改造这里的物流行业对巨头有足够的吸引力。 智能快递柜企业的快速成熟和规模扩大,为物流行业进入智能化和集约化模式奠定了基础。有业内人士预测,按照过去十年及当前和未来十年快递增速看,未来末端一定是集约化和智能化作为70%以上的包裹量的处理方式。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4.6%,发达一般为6%~7%。 面对竞争,传统老牌物流企业压力不小,“每年水果运输高峰期是3、4月份,剩下的是漫长的淡季。”为了几个月的旺季投入大量物流建设是否值得,是驻扎在这些地区老牌物流企业们纠结的难题。但另一边,市场已经热起来是不争的事实。据德邦快递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年底拿到百万级奖励的各大区销售经理几乎是来自河南、华北等一二线之外的大区,根据考核指标,这些地区的出货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