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电气设备行业周报:电池片技术升级有望加速,大众拟入股江淮和国轩【行业研究】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核心推荐组合:宁德时代、隆基股份、鲁亿通、捷佳伟创、东方日升、晶澳科技、山煤国际、明阳智能、日月股份、福莱特、天顺风能、上海电气、汇川技术新能源发电:
光伏: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新增单晶电池片转换效率需大于23%,加速推进电池片环节技术升级。2020年5月29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本次《征求意见稿》表示要控制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本次《征求意见稿》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相比,对现有和新增产能的产品技术要求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对新增电池片和组件产能而言,新增产能需要满足多晶电池片转换效率不低于20%,单晶电池片产能不低于23%;多晶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17.8%,单晶组件转换效率不低于20%。随着本次工信部提高对电池片转换效率的要求,且当前基于p型硅片的电池片转换效率提升达到瓶颈,光伏技术路线从p型向n型升级有望启动下一轮技术周期,技术路线革命有望为技术领先者和先布局者带来集中度提升和前期技术优势的超额收益。推荐多晶硅料和电池片龙头通威股份;组件龙头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大硅片龙头中环股份、晶盛机电,和布局新技术路线的捷佳伟创、山煤国际、中来股份、迈为股份。
风电:日月股份海上装备关键部件第一期项目通过验收,大型化风机和海上风电竞争力提升。2020年5月28日,日月股份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项目建设通过验收的公告》,表示公司年产18万吨(一期10万吨)通过验收。随着该项目的验收通过和产能的形成,公司形成了年产40万吨产品的产能规模,也为公司抢占海上风电和陆上大型化产品市场提供了充足的生产能力保障,将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领先地位。今年是陆上风电抢装的最后一年,21年海上风电抢装也进入最后一年。在风电板块抢装的大背景下,零部件厂商产能释放驱动业绩增长,另外整机厂商也完成低价订单释放,毛利率迎来拐点。实现平价上网之后,各地风电项目建设将和各地消纳能力与建设规划相关。根据金风科技统计,目前市场已核准竞价项目3.6gw,已核准常规型平价项目4.51gw,已核准及规划分散式项目12gw,已获得批复或明确投资主体的风电大基地项目32gw,已核准海上项目约33gw。平价之后,风电市场依旧具备巨大潜力,有望稳步发展。推荐方面:迎来业绩拐点的风机龙头金风科技、明阳智能和业绩高速增长的零部件企业天顺风能、泰胜风能、双一科技、金雷股份、日月股份。
新能源汽车:大众拟入股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加码电动化转型布局,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全球竞争力彰显。5月29日,大众宣布拟以增资方式取得江淮汽车控股股东江汽控股(持有江淮汽车25.23%股权)50%股权,增资合资公司江淮大众至75%,同时以定增及股权转让方式持有国轩高科26.47%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于3年后取得实际控制权。车企从长期战略角度,出于供应安全考虑,正逐步加强电池端供应控制。国内自主品牌主要以与龙头电池厂合资模式推进,欧洲车企则主要通过入股电池企业及自建方式加强供应保证。从车企战略性行为,进一步彰显其转型电动化的决心,电动化大势所趋。而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产能、成本全球领先,产品技术性能从追赶到逐步超越,体系完善,全球竞争力突出,未来国际地位将进一步强化。q2行业景气度逐月回升,q3国内外销量有望重回高增,拐点又至,重新迎来配置时点。疫情只影响1-2季度短期业绩,不改行业大趋势,更不改行业大格局。继续推荐宁德时代、璞泰来、恩捷股份、新宙邦、亿纬锂能、宏发股份、汇川技术,关注科达利、中科电气、中国宝安。电力设备:政府工作报告延长“降电价”政策至年底,推动充电桩建设。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本次减免大工业企业/一般工商业电费全年631/295亿元,合计约926亿元。国网表示将坚决执行降低用电成本政策,确保政策红利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一个电力客户,此外国网今年还会继续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等。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指出“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基建的重点方向之一,我们认为今年充电桩行业景气望持续提升。对于电力设备板块,我们看好特高压、充电桩板块景气度重回上行轨道,同时5g投资加速、电力信息通信持续加码,相关产业链短期业绩望超预期,推荐关注:良信电器、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安靠智电、特锐德、鲁亿通。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车产销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