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江苏小七科技vr公司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时勘博士课题组所创拟的“安全心智模式”的理论指导下,紧扣安全心智模式培训七步法中的“情境体验”和“心智重塑”环节,利用vr/ar/mr新技术不断研发出高度沉浸感的煤矿安全体验新产品:煤矿事故灾害vr安全体验系统、煤矿安全风险vr辨识训练系统,在煤矿系统安全文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煤矿安全事故体验
通过穿戴vr头盔及使用操作手柄,可在逼真的煤矿vr虚拟现实场景中漫游交互,让体验者身临事故现场体验各类常见重大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强烈的视觉及震撼体验冲击极大地。
1.片帮冒顶事故体验
发生原因: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时,各相关工种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相互配合,违章空顶作业。
后 果:冒落的矸石埋人造成工人死亡。
防范措施:
(1) 按规程规定的移架顺序移架,严禁擅自调整和多头操作。
(2)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3)巷道内无浮煤,轨道平整,留有足够人员作出反应的安全距离
2.井下火灾事故体验
发生原因:违章爆破处理大块引起明火,未采取安全有效救护措施。
后 果:造成大火火势蔓延多人死亡。
防范措施:
(1) 严格按照井下爆破规程规定作业,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护工作。
(2)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及时查找现场出现的各类隐患,做到超前检查防范。
(3) 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
3.井下透水事故体验
发生原因:采煤面过断层没采取安全措施,没及时探水,断层连通了区域内的主要含水层,主要含水层茅口组的灰岩水通过断层涌入了井下。
后 果:发生透水预兆后工人没能及时撤离造成多人被困死亡。
防范措施:
(1) 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工作原则。
(2)切实做好井下充水条件分析和水害评价工作。
(3)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及安全意识。
4.冲击地压事故体验
发生原因:采煤工作面直接顶为巨厚不易垮落的岩层、具有冲击倾向性、采深大应力高、采掘活动过于集中诱发冲击地压。
后 果:工作面底板鼓起、工作面支柱和特殊支护全部推倒、下平巷运输设备全部摧毁1人死亡多人受伤。
防范措施:
(1) 加强矿压防治技术研究、矿压防治管理和专业治理工作,对矿压进行预防处置研究。
(2) 预先开采解放层,开展冲击地压危险预测预报。
(3) 采用松动爆破和解危爆破、煤层注水、煤层割缝等卸压技术。
5.井下飞车事故体验
发生原因:绞车司机未认真检查绞车钢丝绳完好情况,矿车超载,在行驶过程中钢丝绳断裂,三层防护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矿车冲出轨道。
后 果:矿车掉道撞倒棚子,接班人被撞死亡。
防范措施:
(1) 绞车操作工接班必须认真检查和做空运转试验。
(2)认真落实“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3) 严禁放飞车。
6. 井下触电事故体验
发生原因:电器设备检修工未穿戴合格的绝缘护品,未停电闭锁或停电闭锁后未验电、放电、悬挂接地线,就打开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漏电保护失效。
后 果:电钳工触电身亡。
防范措施:
(1)检修高压电气设备时,必须配戴合格的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站在绝缘台上,并且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闭锁、验电、放电、挂接地线的工作顺序进行处理。
(3) 发现触电人员及时切断电源,及时进行抢救。
http://www.xiaoqivr.cn/?hh
本文相关词条解释
体验
体验又称为体会,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人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人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该词语出自《朱子语类》卷一一九:\u201c讲论自是讲论,须是将来自体验。说一段过又一段,何补\u2026\u2026体验是自心里暗自讲量一次。\u201d
vr
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有声形动态的模拟是蕴涵虚拟现实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以前虚拟现实萌芽为第二阶段(1963 -1972 )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为第三阶段(1973 -1989 )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为第四阶段(1990 -2004 )。2016年2月3日,虚拟现实技术登陆台北电玩展受热捧。
井下
该硐室一般位于井底车场内便于进车和通风方便的地方。其内安设检修设备、变流设备和充电设备。它可供井下电机车的停放、维修和对蓄电池机车电瓶进行充电。
江苏小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760250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