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似乎已成为了当下很多人的生活日常,而且衍生出一些另类的养生方式,比如啤酒里泡一把枸杞,边吃火锅边吃健胃消食片,姨妈期选择吃红枣味的雪糕……
这些方式其实只能起到心理作用,拒绝“走个过场”式的养生,现在我们来谈谈传统养生之道的奥秘!
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人处于天暑地热之中,由于大量出汗,钠盐等营养素丢失;加上睡眠减少,人的食欲降低,消化能力较弱,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易生病,因此,夏季注重养生显得十分重要。
夏至日是一年的阳气之极,亦是阴阳转变的日子,古人非常重视这一节气的养生,并因此形成了许多的风俗习惯。
《内经》中提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平衡即“和”,“和”是指在动态中把握平衡,进而实现中和的健康状态。
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思想,对于素体阳虚、寒伏于内的人于夏至日可进行“冬病夏治”。
也就是说,养生的宗旨就是顺应阴阳变化,使身体到达生命的最高境界——阴阳平衡,身体达到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