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高湿让番茄成了“灰姑娘”,采用科学防治方法,避免减产损失





眼下马上就要进入11月份,天气是愈发的寒冷,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开启了低温、弱光模式。虽然露地番茄已经结束了今年的使命,但是大棚番茄的奋斗才刚刚开始。同时也因为温度的降低,菜农们为了能够保持棚内的温度,忽视了对棚内湿度的管理,使番茄长时间在高湿状态下生长,低温、高湿、弱光也就成为番茄生长的三大挑战。这种状态下各种喜低温高湿的病害,就会接踵而至,给番茄的生产带来影响,而“番茄灰霉病”就是最爱光顾的病害之一,真是让菜农们愁上心头。那么什么是灰霉病,发病时有什么特点,该怎么进行防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番茄灰霉病的相关介绍番茄灰霉病,是番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灰葡萄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和叶霉病、霉霜病被称为番茄界的三大霉变。该病害喜欢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下发生,对露地番茄、大棚番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主要影响的还是大棚越冬茬、冬春茬这两个茬口。灰霉病的本领可不小,不管番茄在苗期还是成株期,都会进行为害,其中以开花坐果期时的危害最重,对叶片、茎部、花朵、果实都有危害,一旦防治不及时可造成20%~40%的减产损失。值得注意的一点,灰霉病并不是番茄独有的病害,它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