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3月15日讯自七部委发布《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后,中国如何建立药品追溯管理机制,成为了医药行业的重大命题。近日,记者在“国际药品安全监管策略高峰论坛”上获悉,根据世界各国对外公开的时间表,到2019后全球除了中国采用国家编码标准外,其他国家基本上都将采用国际标准gs1。
据了解,修济堂目前中国药品追溯系统较大的问题是终端,也就是现有的追溯系统很难抵达终的患者阶段。有分析人士表示:“其核心原因是,我国现有的20位电子监管码全部被设计为暗码结构。这意味着,除了该药品生产企业本身,以及接受生产企业信息的人,几乎没有人可以解释产品的批号。”
这位分析人士指出:“停止执行电子监管码后,目前这种单一信息通道困局是企业自己选择的。如果生产企业自己主动将电子识别批号等追溯信息标记在药盒的标签上,向全社会开放,并行于原来单一通道,追溯局面将会彻底改观,药房、医院都可以直接解析药品信息。因此,目前的问题是企业主体由于历史原因,自己封闭了追溯信息,导致困境延续。”
企业独立开放信息
从法规层面来看,目前药品追溯系统可以区分为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