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永磁,顾名思义是由稀土提炼而成的磁。这种新材料是无价的,但这不是成本的问题。它的价值在于它的稀缺性以及应用前景。稀土永磁是一种稀缺资源。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1992年曾自豪地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尽管人类对磁性材料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最早在东汉时期已经有所记载),但人造永磁体始于十世纪我国发明的磁化钢针,1821年,法拉利发明了电动机,开创了电气时代新篇章,从此磁体被赋予了生命。磁性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取得重大进步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二十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钨钢、碳钢、铬钢和钴钢作永磁材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alnico(铝镍钴)永磁材料开发成功,永磁材料开始大规模应用。五十年代,钡铁氧体出现,降低了永磁体成本,同时将永磁材料应用范围拓宽到高频领域。到六十年代,稀土钴永磁研发成功,永磁体的应用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967年,美国dayton大学的strnat等成功制成smco5永磁体,标志着稀土永磁时代的到来。
迄今为止,稀土永磁材料已经由第一代1:5型smco5,第二代沉淀硬化型sm2co17,发展到第三代nd-fe-b稀土永磁材料即1983年由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公司佐川真人博士发明的磁王--nd-fe-b稀土永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