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焖大虾,是一道鲁菜。主要食材为清明前渤海湾的大对虾,使用鲁菜特有的油焖技法。这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鲜香甜咸四种味道相辅相成,回味无穷。近些年流行的油焖大虾是起源于湖北潜江的鄂菜,使用的是淡水的鳌虾(俗称小龙虾)制作,与鲁菜的油焖大虾不同。油焖大虾使用的主料是螯虾。中国大陆原有3种螯虾,原产于东北寒温带区,隶蛄属。华北华东于20世纪40年代引进了原产于北美的克氏原螯虾,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较强,分布范围显著扩大。80年代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螯虾。淡水产的各种螯虾许多种有经济价值,可供食用。人工养殖发展很快。江汉的大虾属于螯虾,一种淡水虾,和澳洲淡水龙虾是亲戚。六十年代初,江汉平原灭血吸虫,引进这种虾是为了消灭血吸虫的寄宿体——钉螺,从天津一带引进这种虾,投放在江汉平原一带的水域。这种虾繁殖能力很强,吃虾盛行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那时只吃“虾球”,很少整只吃。“五七油焖大虾”的由来一般的说法是江汉油田五七钻前“小李子油焖大虾”较先做的,后来钻前家属区一带的所有餐馆都开始做这道菜,“五七油焖大虾”由此得名并盛行至今。由于当地居民反映吃虾严重扰民,由江汉油田管理局有关部门和五七地区几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