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自行车购买人群的不断增多,不良商贩弄虚作假的事件也在增加。根据湖州市德清县消保委对今年以来电动车消费投诉案件情况分析来看,消费投诉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0%左右,消费纠纷主要原因并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源于商家缺乏诚信,在销售产品时忽悠消费者。主要存在两大猫腻:电池“偷梁换柱”与发票“上屋抽梯”。购买电动自行车猫腻一:电池“偷梁换柱”德清县新市镇消费者杨某于08年8月,在该镇某电动商场以1500元购得一辆品牌电动自行车,行驶3天电池漏液,经与商家联系:为其更换了电池,对方也承认电动车进货时就没有原配电池,是自家从其他渠道进的货。消费者要求更换电动车生产厂原配电池遭到拒绝,从而引起消费纠纷。提醒消费者任何一家电动自行车,基本都不专门生产电池,均由电池专业生产厂家提供的。所谓的配套电池,主要指电动车生产厂家认可配套厂家生产的电池,而不是商家擅自拼凑的电池。商家进货时主动向厂房提出“不要配套电池”,目的在于降低销售成本,质量难说有保证,也不在厂家“三包”之内。在购买电动车时消费者要多长个心眼,必须问清是否原厂配套电池。购买电动自行车猫腻二:发票“上屋抽梯”吴兴区千金镇消费者沈某于去年在德清买了一辆电